斯大林为什么在日本宣布投降后,还要出兵占领千岛群岛,斯大林这样做目的是什么呢?

观点一

目的当然是伸张正义,顺便报个仇!

1945年8月9日零时10分,苏联红军480架轰炸机在1000架歼击机的配合下,袭击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所有机场,夺取了远东战役的制空权。随后,苏联150多万大军分4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在宽达4000多公里的正面向盘踞东北的关东军发动全线进攻。同时,苏太平洋舰队也先后在朝鲜北部、千岛群岛登陆,协同陆军作战。

关东军自1905年日俄战争后开始“经营”东北,1931年九一八事变鲸吞东北后迅速膨胀,巅峰时期兵力高达120多万人,号称“皇军之花”。但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太平洋战争的不断溃败,日本大本营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和大批作战物资增援南方岛屿,导致关东军越来越虚。

到苏联进攻前,关东军虽有70余万人,但至少25万是当地临时征召的日本侨民,不仅缺乏训练,更缺乏武器。在苏军发动远东战役的第一周时间里,关东军被击毙8.3万人,被俘59.4万人,随后被拉到西伯利亚当苦力,关东军在东北苦心孤诣构筑的防线瞬间灰飞烟灭。

关东军的覆灭,彻底断送了日本想要在东北负隅顽抗的幻想,加上美国两颗原子弹的巨大威慑,裕仁天皇终于决定在8月15日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落下帷幕。

但是,裕仁天皇的投降并没有阻挡苏军推进的脚步,由于此时的部分关东军没有接到放下武器投降的命令,所以依然在负隅顽抗。

不过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这些反抗注定徒劳无功。8月18日,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下令向苏军投降。8月20日,根据苏军命令,关东军开始向苏军缴械投降。至8月30日,关东军全部被解除武装,苏军占领了整个东北、朝鲜北部、千岛群岛及南千岛群岛,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胜利。

从整个远东战役的发展来看,斯大林之所以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依然继续进攻直至夺取南千岛群岛,静夜史认为除了关东军的负隅顽抗,还有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1、苏联的复仇心切

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虽然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但并不意味着和之前的沙俄划清了界限,最典型的证明就是其后的苏俄几乎完全继承了沙俄的领土。

所以,沙俄的仇恨,也一并被后来的苏联所继承。

从1582年第一批哥萨克越过乌拉尔山开始,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扩张就始终没有停止过,除了和中亚的准噶尔汗国、东亚的大清帝国激烈交锋,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沙俄在太平洋南下的过程中与北上的日本产生了激烈冲突,双方在库页岛及千岛群岛区域进行了疯狂争夺。

经过100多年的一系列较量,两国于1875年5月7日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沙俄承认日本对千岛群岛的主权,日本则承认库页岛归沙俄所有。

随后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占领库页岛全境。1905年日俄停战后,双方以北纬50度线平分库页岛。

对于沙俄而言,日俄战争的惨败,不仅意味着丢了半个库页岛,不得不灰溜溜地退出东北,更意味着苦心孤诣的“黄俄罗斯”计划基本破产,沙俄在远东的利益受到致命打击。

不仅如此,作为第一个被黄种人击败的列强,虽然此战沙俄没有赔款,但却在国际社会颜面扫地,加剧了沙俄的社会矛盾,加速了帝国的崩溃。

所以,这笔账,斯大林一直记着。在斯大林于8月15日发表的《告苏联人民书》中,不仅痛斥了日本侵略者对美苏中英等同盟国造成的巨大伤害,还表明苏联红军出兵是“有账和日本人算”。

在斯大林眼中,苏联至少有三笔账需要跟日本人算,分别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1918年日本对十月革命的干涉以及1938年到1939年苏军和关东军的一系列冲突,尤其是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战役。但相比之下,日俄战争作为俄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包括斯大林在内的任何苏联人都耿耿于怀。

所谓“君子报仇,四十年不晚”,苏军最终还是将日本彻底打倒在地,夺回了在以往冲突尤其是日俄战争中失去的所有土地。

2、苏联的跑马圈地

二战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战争,也极其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在彻底摧毁英法等殖民帝国体系的同时,缔造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而美苏争霸的迹象,早在二战末期就初见端倪了。

虽然在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面前,美英等国抛弃反共立场,与宿敌苏联携手并肩,但意识形态的南辕北辙注定了这样的所谓联盟必然会在法西斯被彻底消灭后分道扬镳。而事实上法西斯尚未凉凉,苏联和美英等国的暗战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本来罗斯福对委员长寄予厚望,期待其成为抗击日寇的主力,尽可能在远东排除苏联势力。但1944年豫湘桂会战的惨败让罗斯福大失所望,美国不得不寻求苏联的支持,减小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压力。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与斯大林密约,以出卖蒙古等利益换取苏联在对德战争结束三个月后对日出兵。

但深知日本必败的斯大林反而开始了待价而沽的不紧不慢,对太平洋战场上浴血奋战的美军表现得事不关己,尤其是此时的苏联和日本尚处于“结盟”时期,在同盟国和日本之间的左右通吃,让美国无可奈何。

但1945年8月6日,随着“小男孩”原子弹几乎将广岛夷为平地,局势出现了巨大变动。除了日本高层震恐,斯大林也极为震撼,他深知此时的美国已经找到了独自战胜日本的终极武器,苏联开始可有可无。于是苏军于8月9日迅速出动,除了消灭关东军,更为了趁日本放下武器前,夺取更多的土地,为战后美苏对峙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因为苏军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占领东北的同时,苏军在朝鲜半岛迅速推进,眼看就要越过38线,美军却还在路上,于是着急上火的美国立刻与苏联协商,要求以北纬38度线分别受降。

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斯大林爽快答应了美国的建议,因为这意味着苏联也可以以38度线划分日本本土,北海道以及本州岛北部将成为苏联势力范围。

而大呼坏事的美国再也顾不上拐弯抹角了,麦克阿瑟强硬警告苏联不许登录日本本土,否则后果自负。在令人生畏的原子弹面前,斯大林妥协了,于是占据南千岛群岛后停了下来。

南千岛群岛虽然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极端重要,除了是俄罗斯自由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还是俄罗斯著名不冻港,以及俄罗斯遏制日本自由进出鄂霍次克海的“紧箍咒”,对于俄罗斯遏制日本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虽然苏联拒绝美国提出的美苏联合领导驻日盟军的建议,等于事实上放弃了军事占领日本的打算,但斯大林在对日作战中收获可谓极其丰富,除了巩固了蒙古分立、占据了东北、旅顺、中东铁路等一系列权益,更拆走了伪满洲国超过13.6亿美元的工业设备,作为苏联的战争赔款和战利品。

可以说,斯大林的“勇往直前”,为苏联获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观点二

千岛群岛其实俄罗斯的说法,日本的叫法是千岛列岛。千岛群岛是由56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岛链,南起日本的北海道,北至俄罗斯的远东堪察加半岛,全长约1300米,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约为两个重庆市。千岛群岛无论是对日本,还是对俄罗斯来说,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千岛群岛西临鄂霍次克海,东临太平洋,是鄂霍次克海的东南屏障。千岛群岛,勘察加半岛已经库页岛三个岛组成一个环形结构,极大的延长了俄罗斯东面的战略纵深。而且,岛弧外侧为千岛海沟,最深处有一万多米。群岛中以择捉岛最大,为3139平方公里,有海湾10余处,均是优质的深水港,可停泊大型舰船。俄罗斯的出海口主要在三个大方向上,即北边的北冰洋,西南边的波罗的海和黑海,东边的太平洋。但是,北冰洋由于气候严寒,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天寒地冻,海面根本无法航行,所以航道价值非常低,仅有一个不冻港摩尔曼斯克。而波罗的海和黑海都是内海,也就是说,要想通过这两个海洋,必须要通过他国的领土,这使得俄罗斯不得不受制他国。虽然太平洋也有封冻期,但是对于北冰洋沿海来说,这里的封冻期很短,大部分时间还是可以通航。而且,一出千岛群岛后的海洋全是公海,不存在哪个国家的内海,所以从这里出海不会受到他国的干扰,这样一来,东边的千岛群岛对俄罗斯来说就至关重要。

俄罗斯和日本很早就对千岛群岛展开了争夺。

从17世纪起,沙俄就开始了他疯狂扩张的历程。17世纪末,在雅克萨战争之后,清朝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沙俄暂时停止了对中国外兴安岭以南和黑龙江流域领土的侵略,转而向东北侵占了堪察加半岛。之后,以堪察加半岛为基地,准备入侵千岛群岛。在此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和沙俄在千岛群岛反复拉锯、争夺,直到1855年,俄日双方决定,千岛群岛南部归日本,北部属俄国。值得一提的是,在日、俄在争夺千岛群岛的同时,还暗中争夺着属于中国的库页岛。当时库页岛以及乌苏里江以东地区是中国清政府"采捕参珠之地"和供八旗使用的"围猎山场",归吉林将军属下的宁古塔副都统、三姓副都统以及珲春协统直接管辖。

1875年,日俄两国签订《桦太与千岛群岛北部互换条约》,将日占库页岛南部与俄占千岛群岛北部相交换。1905年,在中国的领土上,日俄双方爆发战争,俄国战败,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全部划归日本。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巨头召开雅塔尔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重建战后秩序,以及重新进行利益分配。在远东问题上,主要是以下几个条款:

1、维持外蒙古的现状

2、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

3、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

4、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中国虽然也是战胜国,但是中国的利益被巨头们忽略了,外蒙、库页岛永远的失去了。获得利益最大的当然是苏联,不仅得到了库页岛,还得到了千岛群岛,包括现在争议的择捉、国后、色丹和齿舞群岛,即日本所说的北方四岛。这是从沙俄时代开始,俄国人做了几百年的梦,如今一朝成真。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发起远东战役。千岛群岛战役是远东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时日本在该群岛驻军多达8万,并修建有9座机场,可容纳600架飞机,其中6座都在群岛最北端防御最为坚固的占守、幌筵两岛上,这两岛还建有两个设施完善的海军基地--片岗和柏原,不过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都消耗光了,这两个海军基地基本上是摆设而已。

1945年8月18日,在日本投降三天后,苏军向千岛群岛发起了进攻。占守岛是苏联红军向南进攻的跳板,也是日本军队设防的重点,由地道和交通壕相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和土木质火炮机枪工事遍布全岛,日本守军约8000人,配备64辆坦克。由于先期登录的苏军缺乏重武器,战斗一度进行的很不顺利。但是,随着后续部队加入,苏军逐渐攻入占守岛腹地。19日,占守岛的日军得到了裕仁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但是他们仍然积极备战。苏军继续向纵深进展,但很快陷入更加艰苦的攻坚战。23日,占守岛的日军终于收到了无条件投降的命令,全部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此后,苏军一路向南进攻,基本没有遭到什么有效的抵抗。直到9月5日,苏军占领了齿舞,才宣告千岛群岛战役结束。这场战役历时半个多月,日军伤亡1018人,被俘6万多人,苏军伤亡1567人。双方的伤亡几乎都集中在前期占守岛争夺战中。此后,前苏联和俄罗斯一直实际控制着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直到现在。

从时间上可以看出,2月份签订雅塔尔协议,将千岛群岛划归了日本。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开始准备千岛群岛战役。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8月18日苏联出兵,9月5日结束战役,苏联全部占领千岛群岛。

为什么在日本无条件后,苏联还要出兵千岛群岛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

千岛群岛的对俄罗斯的意义,上文已经说过,至关重要。整个沙俄时代的扩张行为,其实都是在寻找优质的出海口,而千岛群岛就是俄国人梦寐以求的出海口。但是日俄战争沙俄战败,千岛群岛全部丢失,几百年的努力付之东流,这对俄国打击是非常大的。所以,雅塔尔协议之后,苏联就迫不及待的将千岛群岛吞下去,虽然吃相有点难看。

二战时期,苏军基本上都是在陆地上和德军作战,海上夺岛作战经验比较少。但是美国在太平洋和日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积累丰富的海岛作战经验,甚至还总结出了“跳岛”战术这样的作战理论。我认为,当时苏联已经认识到,今后的世界是两强争霸的世界,所以,苏军急于增加海岛作战的经验,而千岛群岛的日军,无疑是最好的练手工具。

二战时,苏联损失了大量男性人口,国内劳力不够用。二战后,苏联把俘虏的大量日军,都送到西伯利亚去开荒。关东军67.7万人后来基本都被苏联送到了西伯利亚修铁路或者工厂等,最后几乎没有几个能回到日本的。所以,有理由相信,苏联也是看中了千岛群岛上的8万日军,那可是活生生的八万劳动力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