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扛旗是干什么(潮汕扛旗是什么意思)

潮汕文化仅限于潮汕地区,外地人了解潮汕习俗真的可以说少之又少。有很多外地的网友们对潮汕地区的文化习俗一直很好奇又不知从何了解。也有一些网友提出质疑难道潮汕人的传统文化就是整天没事扛着旗子走街串巷?潮汕人不用上班吗,一年365天都在过节?做为一个地道的潮汕人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扛旗活动在潮汕地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习俗,有何寓意。

潮汕地区地的扛旗活动是流传在潮汕乡村的祭祀活动,主要目的是驱邪纳福,祈求风调雨顺。潮汕人将扛旗这一行为称为骑(拿,扛)标旗。

潮汕地区的骑标旗巡游活动这一民俗至今已经延续了500多年。骑标旗它的产生与明朝、清代潮汕地区的节庆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清代、民国时期,人们以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避邪趋吉的意识演绎而来的,到了现如今在潮汕地区还是十分盛行此风俗,几百年来从未断过。在潮汕地区的骑标旗巡游的活动在农村地区最常见一搬会出现在每年正月,二月的游神赛会(营老爷/迎老爷)或祭祖等大型的民俗祭祀活动,标旗只是做为活动中的巡游队伍中的一部份。在潮汕地区的民俗巡游活动中并不单只有骑标旗,骑标旗只是做为民俗巡游活动队伍中的一支队伍出现。

标旗一般是由两个人一前一后扛着,也有各别地方是由一个人从旗中间扛着。标旗是一面长方形的旗帜,标旗的旗面上采用了潮汕地区独创的潮绣,绣着各种图案和文字。旗面上的图案一般都是绣一些美好的祝福话语和图腾。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寓意着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

说到标旗的由来和演变,我们就不得不说到潮汕人的“拜老爷”,这里指的“老爷”并不是什么官老爷,土豪乡绅。潮汕人口中的“老爷”指的是镇守在每一个寨或村(乡)的守护神、民族英雄或者是为当地做出了很大贡献的人去世后。当地人为了念其他的丰功伟绩、当地人出资特意为其塑造金身,建庙祭祀。潮汕人一般称这些庙俗为“老爷宫”。

潮汕地区是属于一个多神嵩拜的地方。潮汕“老爷”并没有特定某位神明,“老爷”只是所有神明的统称其中也包括一些女性神明。潮汕乡村地区都是以姓氏家族群居,组成了各个村或寨。在每个村或寨至少有一两座老爷宫多则四五座甚至更多,每座老爷宫很少有单独供奉一位老爷,大多都是一座老爷宫里面供奉各路“老爷”,每位“老爷”都各自的职职,各司其职,镇守在乡间、保一方安宁。也可以理解为“老爷宫”是一个多功能办事大厅,神殿里的“老爷”掌管全村的三衰六旺,为村民消灾纳福。“老爷宫”中供奉最常见的“老爷”例如有:妈祖,珍珠娘娘(潮汕地区的妈祖),佛祖(玄天上帝),城隍爷,关帝,伯公(福德老爷),保生大帝,陇尾爷,双忠圣王(许远、张巡),木坑圣王(介子推),风雨圣者,宋大峰祖师,注生娘娘,三山国王等仙神,无论是位列仙班的神还是地方本土神都统称为“老爷”。潮汕“老爷”个人认为应当属于道教分支的一部份。同时潮汕这个地方是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非常强的地方。经历了千百年变迁和洗礼,后来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经过漫长的演变和融合而形成现在潮汕地区这一种“道、释、儒”不分家共祀一庙、实现了“道、儒、释”和平共处的奇特现象。虽说老爷这一信仰源自于道、佛,但是老爷和佛、道的区别在于老爷从不收教徒,也不讲经授道;各村都有各自信奉的老爷,各村的老爷只提供给本村的村民参拜。

“营老爷(迎老爷)”类似北方庙会。大多数都集中在每年的正月,二月期间。每个村或寨都有个特定日子或者由族长择一个吉日。将“老爷宫”中平时供奉的“老爷”神像,重新打扮一番请下神殿用八抬大轿请出老爷宫,安放在村中的祠堂或者在灰埕(广场)临时搭建“老爷棚”巡游期间老爷的行宫(神坛)先举行祭拜仪式,俗称拜老爷。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带着准备三牲粿品,水果,潮汕饼食等供品来到老爷棚前进行祭拜。在拜老爷的同时戏台上还会表演传统潮剧中传统吉祥戏,潮汕人称为扮仙。待祭拜仪式完毕后村里的青年们用八抬大轿抬着“老爷”的神像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巡游村里每一个地方。村民们会在自家门口摆设香案,等待巡游队伍的经过自家门口时放鞭炮,焚香祭拜以示对老爷的欢迎。“营老爷”的意义是巡境安民,祈求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其实就是一场新年祈福法会。待巡游结束后,会择定一个吉时巡游队伍将神像抬回庙中安放,整场活动才算圆满结束。潮汕人虽然都是说潮汕话,但各地区方言还是有所区别“营老爷”有的地方叫“迎老爷”叫法虽不同但意思相同。

祭祖巡游则比较少见,一般祭祖是准备供品到祠堂祭拜,只有个别村子有祭祀祖先时会请祖先出巡的习俗 。这些村子的祖先大多都是有功之臣、民族英雄,才有资格出巡。

标旗是营老爷活动队伍中必不可少,标旗一般是安排整支巡游队伍的中部。标旗的队伍也经过了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旧俗到了如今的新尚演绎。“营老爷”如今也成了展示潮汕民间艺术和传统民俗文化的综合表演,队伍声势浩大,场面相当壮观华丽,充满着浓厚的潮汕传统文化色彩。骑标旗可以说是整场民俗巡游活动最大的亮点。骑标旗队伍一般少则12支至16支,多则几十上百,队伍的规模大小并没有特定人数。一般是跟据自村的规模大小、人口情况而定、标旗的数量一般都是以双数。传统中的标旗是4米宽、1.2米高的长方形彩绸缎旗,在旗子下方边缘用彩色小穗带装饰,旗面上采用传统的潮绣。旗面四周绣着花鸟山水,麒麟,龙凤,祥云,等吉祥的图案,旗面的中间绣着“尧天舜日、福海寿山、才丁兴旺、人寿年丰、普天同庆、四海升平、生意兴隆、五谷丰登、答谢神恩、合境平安”等四字的美好祝福语。传统标旗的旗杆是采用一根五至六米长的新鲜带叶子的竹竿,寓意着生活跟竹子一样节节高。在旗杆两头挂上中国结,小花篮做为装饰。由于现在种竹子越来越少了,有的地方采用了轻便的不绣钢管来代替竹子,少了一些传统的味道。

对于参加骑标旗的人选有着严格要求,不是想参加就可以参加。首先你必须是本村的村民,年满16至20岁间从中挑选出相貌出众、长得大方得体的未婚少女,被挑选上的少女自己需要提前准备好参加巡游时所穿的服装,标旗和各种装饰品。这天她们有的穿着彩饰绸缎长衫,旗袍,禾服,汉服,头带凤冠,随着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在服装方面上越来越多了款式了。标旗队是整支队伍最大的亮点,个个都是豆蔻年华年纪身着华丽的服装更既显得落落大方又楚楚动人。排在标旗队伍第一位少女,排在标旗队中第一支标旗人们称为头标。头标必须是村里公认长得最漂亮的,村花级别才有资格来担任。她们跟着巡游队伍走街串巷,她们个个精神饱满,以最好的资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可说是巡游队伍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所到之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还有那一副副精美又吉祥的标旗为新春佳节添加了喜庆,活跃了节日的气氛。

古时候女子很少有机会出来抛头露面,只有骑标旗的时候才出来外面。骑标少女都是未婚适龄女子,每次巡游活动会吸引周围村子的未婚男青年前来观看,提供了男女青年交流的平台。如果家里有人能够参加巡游活动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整个巡游活动的时间一般两到三天,参加活动的人都是自愿参加的没有任何酬劳的,活动用的道具、服装都是需要自己购买的。巡游活动一般都是天刚亮就开始,所有参加活动的人要凌晨三,四点起床准备,扛着标旗巡游就是一整天,整活动还要连续两三天。

潮汕传统民俗巡游活动营老爷队伍中除了骑标旗。还有青壮年用八抬大轿抬着老爷神像,鸣锣开道,牌手(回避,肃静),仪仗队,潮汕大锣鼓队,英歌舞,花篮队,布马舞,潮剧人物,花车,舞龙,醒狮等队伍组成。排在队伍最后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大(族老)身穿唐装。标旗只是旗类中的一种还有:五锋旗,新婚旗(去年刚结婚的新郎扛的),添丁旗(去年刚生小孩的父亲扛的)。巡游队伍中的角色基本上都是由本村村民来扮演的,巡游队伍少则上百人多则上千人 。队伍中年龄最小五、六岁小孩最大八,九十岁老人、老青中幼跨越几代人共同参与的盛会。整支队伍绵延数公里浩浩荡荡的巡游全村的大街小巷,一边巡游一边表演节目。巡游其间晚上还有传统的潮剧演出和铁枝木偶戏,铁枝木偶戏潮汕人称为抽皮猴/做纸影。由潮汕地区范围较广每个地方可能存在一些差异,每个村的人口规模大小也不一,所有巡游队伍的组成是跟据每个村的实力而定,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各自的特色。虽然队伍有所不同但还是仪式上还是差不多的。

“营老爷”巡游活动的时间为什么大多都集中在每年的正月到二月份举行。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这一天老爷会上天庭述职,到了正月初四老爷落天。正月初四过后潮汕各地就开始择定吉日迎接圣驾出巡,祈求在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有的村子每年都会举行巡游活动;有的村子是一年一小庆(只举行祭拜,不巡游)、几年一大庆。很多网友很好奇潮汕人为什么每天都有过不完节日有举行不完的活动,期实每个村每年最多就举行一到两次,有的村三,五年举行一次甚至有个别村十年,十二年才举办一次。潮汕是一地区其中就包括有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加起来成千上万村,如果每个村每年举办一次的话每年就有成千上万场活动,所以很容易让人以为潮汕人每天都在过节。

很多人认为潮汕人非常封建迷信,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这是信、信仰的信,“老爷”属于地方的民间信仰,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传载着每一位潮汕人的记忆。其实潮汕人对老爷的崇拜是有原因的:与其说潮汕人嵩拜“老爷”倒不如说是嵩拜英雄,潮汕人口中的“老爷”其实大多数都是历史上有名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英雄人物。在满清时期是绝对不允许有汉人英雄出现的。人们是为了规避满清的禁令同时为了更加彰显英雄的威严,给英雄似神话化、披上了神仙的神秘面纱,使英雄的故事更加富有传奇色彩,在坊间口口相传。

自古以来潮汕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人们常年饱受战乱,所以潮汕人器英雄、敬英雄;另一方面是潮汕这个地方因为地处沿海,一直以来饱受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的侵害。潮汕人一般都以出海捕鱼,耕地种田,可以说是靠老天爷赏脸吃饭的。如遇到台风、水灾等灾害,辛苦忙了大半年种的农作物有可能就颗粒无收了。出海捕鱼海上大风大浪,每次出海少则几天多则一两个月,家里中妇女在家只能在家中默默的祈求“老爷保贺家人平安归来”。因此老爷成为了多灾多难潮汕人民精神支柱,每当遇到什么困难靠着有“鲁有老爷保贺个无事个”(你有老爷保佑没事的)的信念坚持下去、克服困难。每年各个村的乡贤都会带头捐款赞助巡游活动的经费。有的老爷宫还会成立了善堂扶贫济困。现在年轻人都在外工作、读书;有的在外买了房,过年都不一定有回村里,跟家乡的连络越来越少了。但是每当村里营老爷无论有多忙都会赶回家凑老热(热闹),同时还会邀请亲戚朋友前来观看、聚餐,将拜老爷的供品馈赠亲朋“食平安”同沾喜气。“老爷”在无形之中成了亲朋,族人之间联络感情的桥梁。营老爷也可以说是一场非遗展示活动,巡游队伍中有很多项目已经被列为了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每年潮汕地区有关这一类的民俗大大小小至少有上万场。最大型的巡游活动有潮阳的双忠文化节纪念安史之乱死守睢阳城的许远、张巡;揭阳的城隍庙会;潮州的青龙庙会;澄海盐灶的拖神,盐灶拖神被称为潮汕最有血性的营老爷;谷饶镇的奉敬宋朝大元帥纪念抗击元兵入侵的文天祥及所有降亡的将领,在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举行,全镇每年由几个村联合举办,每十年轮值一次。这些活动不是一个村举办的,是整个镇或街道连合举办的,在辖区内每个村都会精心准备一些节目去参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