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回事?
是因为明末清初的时候,原在四川的居民几乎死绝了。
我们首先看四川的地理位置
四川是一个四周是山的盆地,气候湿润,又在西南,环境十分养人。因此,无论是汉代三国,还是唐宋元明,四川都被视作天府之国,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正因为如此,四川人遭受的战乱和剥削也是最严重的。因为物产丰饶,所以是必争之地,因为物产丰饶,所以要调度输出,战争与剥夺,导致四川人大面积死亡。
首先看战争,明末因连年饥荒,各地的骚乱都未曾停止,四川也不例外。四川因为较为丰饶,故而衙门横征暴敛,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激起了民变。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规模的屠杀,屠杀狂魔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是和清朝在北京上台在同一年,都是1644。张献忠对四川人很怀疑,不光屠戮百姓,也屠戮士绅,譬如在1646年的时候,假装科举取士,召集考生后,将17000多名考生屠尽。有传教士想用上帝感化张献忠,然而张献忠听了以后只采用了“世人皆有罪”的说法,展开了各类大屠杀。我们不听信南明和清朝的史书,即便清代史书和南明史书都记载了张献忠屠川的事实,因为有人会说他们屁股坐的歪,说史料诬陷张献忠。
我们只看普通人写的笔记
献忠又令其众遍收川兵杀之,及其妻子男女,惟十岁以下者仅留一、二。四川之祸,屠城、屠堡、屠山、屠野、屠全省,甚至千里无人,空如沙漠。
除此之外,还有《明史》《蜀碧》《荒书》《圣教入川记》《鹿樵纪闻》《成都县志》《张献忠陷庐州纪》《平寇志》《蜀难述略》《蜀警录》《蜀龟鉴》《蜀破镜》等,记载了张献忠对四川的屠杀。
张献忠的大屠杀,导致四川人口锐减,以至于千里无人,村道犹如鬼街。各种资料记载,张献忠分路屠杀人口,每队都要标记所屠杀数量。譬如某日分四路出去屠杀,“五月,回成都,上功疏:平东一路,杀男五千九百八十八万,女九千五百万;抚南一路,杀男九千九百六十余万,女八千八百余万;安西一路,杀男九千九百余万,杀女八千八百余万;定北七千六百余万,女九千四百余万。”他把屠杀平民当作军功,军士用命。经过数次屠杀后,四川人口几乎消灭殆尽。
其次是饥荒
战乱必然伴随着饥荒,四百万四川人被杀得差不多了,仅剩下了九万人。战乱时又无法从事农业劳作,因此没有粮食可吃。四人口耗损,社会残破,经济凋弊,田里荒芜,其残破景象的记载不绝于史籍。于是,清初,四川也发生了饥馑,导致人吃人的惨剧。
各类资料记载中,四川被屠以后,发生了虎患。老虎就从成都城外走,为幸存者亲眼所见。从顺治四年(1647年)开始,四川的虎患持续了五六年,各州县猛虎野兽随处可见,扑杀活人。荣昌县知县张懋赏主仆八人到县城赴任:“方入城,蒿草满地,不见一人,日未暮,群虎拦至,攫食五人。”县令赴任,一个人没看见,荒草满地,到了傍晚,碰见一群老虎,吃了他们中的五个人。
十多年过去了,到顺治十六年(1659年),老虎依然在成都成群地出现且为害活人。“重经恢复,(成都)城中草木蔽寒,麇鹿豺虎,纵横民舍,官署不可复识,各官柄于城楼,兵则射猎于城内,蜀王府野兽聚集,二三年捕获未尽。”人死了,就是野兽的天堂。清军进入成都,在成都城打猎。蜀王府中的老虎,捕获了两三年还没抓光。可见,战乱、饥荒、虎患,是明末到清初,四川人口逼近于零的三大原因。
四川空了
既然空了,这个地方很适合生产和生活。到清初,自然要填补人口,于是就产生了官方的湖广填四川运动。招纳流民,鼓励开垦,规定五年后才开始征税,凡到四川定居的百姓,给的地就是自己永久的产业,于是大批流民和百姓入驻。最多的就是湖广人(湖北、湖南),其次是广东、江西和陕西人,湖广人占到80%以上,因此才被叫做“湖广填四川”。
为什么是湖广而不是山西、山东呢?
因为靠得近呗。
相比较而言,明初洪武大移民,山东的很多人口,则是从山西调拨而来。也是根据就近原则,而不会舍近求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