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夷陵之战能成为三国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官渡赤壁汉中襄樊夷陵,决定三国格局)

三大战役:官渡赤壁汉中襄樊夷陵,决定三国格局

感谢邀请。三大战役的定义应该是它的战略意义,和所带来的影响。

比如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从此统一河北地区。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盟大败决定了孙刘的地位和三国鼎立的基础。若孙刘联盟不成立则曹操必分而破之,若曹操胜则天下一统,无三国鼎立之说。

题主所说汉中之战,乃是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之战。赤壁之战后曹操击败了以马超韩遂为首的汉中联军,进而攻占了张鲁占据的汉中。汉中争夺战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持续了将近两年之久。刘备方阵亡吴兰、雷铜、任夔等,曹操方阵亡夏侯渊、赵颙等,所以从阵亡将领来看,曹操的损失较大。但刘备方前线兵力不足,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可见战争过程中,刘备方的局势也不是很乐观。汉中之战主要是争夺汉中之地,此时刘备拥有荆州,益州为根据地,大败曹操后领土扩大进而称王。汉中之战一地之争,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年代的确没有溅起多大的波澜。

襄樊之战也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关羽威震华夏,《三国志·关羽传》中说“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都以避其锐”这是说曹操被关羽吓的想迁都来避其锋芒。好景不长,东吴吕蒙奇袭占领荆州,关羽父子败走麦城终被东吴俘杀。襄樊之战蜀汉曹魏兵力大损,蜀汉损兵折将还丢了荆州,结束了孙刘十余年的联盟,导致了后面夷陵之战的发生。襄樊之战个人觉得更是关羽的个人秀,从开始时威震华夏到兵兵败被杀。

而夷陵之战刘备倾尽全力,为关羽报仇夺荆州,却以被火烧怜营全军覆没告终。但它对三国局势的影响意义重大,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求求和与刘备结盟。一盟到吴蜀灭亡也没有重拾战端。孙权打败刘备,但还是要与刘结盟,为的是战后魏国如果对吴出兵,蜀汉能施以援手。不会同时面对蜀汉曹魏的大军,继续三国的鼎立。北方的曹魏吴蜀皆没有能力独立面对,只能求和。

夷陵之战:三国中的重要战役

感谢邀请。

一、武力手段解决问题我认为有四个层次:

1、战争。掌握在政治人物手里,他们决定打还是不打;

2、战略。军方高层制定战略部署,定下战略目标;

3、战役。战役就是由指挥官根据部署,定下战场;

4、战斗。中下层军官率领作战部队厮杀,争抢地盘、人口、物资等,打击敌对势力,保护己方阵营。

二、从这个角度看,夷陵之战为什么会被称作三大战役?

三国中认可度高的三大战役:官渡、赤壁、夷陵。

前两者我们这里不多做赘述,单看夷陵之战。

其实从第一点的定义来看,我们可以把这几场战役都称作战争。

下面我将从这个角度进行阐释。

1、高层重视程度:曹丕想浑水摸鱼,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刘备更是亲征。对比汉中之战,孟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襄樊之战是魏蜀双方军方代表的局部战争,双方高层其实更多还是试探,但无奈二爷打嗨了,打出真火了。

2、规模: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说(不说正史),夷陵之战几乎动员了新兴蜀汉的大部分国家力量,孙吴方除了必要的防备魏国的军事力量,也都投入了此次战争,规模比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更大。

3、历史影响:我之前的一个问答也提到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去看看。

既然称作战争,那么就要达成既定目标。

但是很明显,蜀汉是达成了反向目标,这次战争让蠢蠢欲动的蜀汉势力不再那么张扬,而襄樊之战更像此次战争的开胃菜。

孙吴的目标也达成:守住刚得到的战略要地,顺便也卖了魏国的好,也教训了一下蜀汉势力:当妹夫就好好当。

曹魏更开心:你们打得越厉害,他就越开心,最好都打残了,他方便收割。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三国格局的形成是在此基础上,这就是夷陵之战被列入三大战役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