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热的天,古代人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是怎么过的?(“夏夜苦行:九几年沙市工人的热血岁月”)

“夏夜苦行:九几年沙市工人的热血岁月”

记得九几年,在沙市干活,晚上热得不行,蚊子也多,那时工资低,都舍不得买蚊香,很多人连蚊帐也没有。就哼哼唧唧:“哎呀?受罪呀……”

我怕热,也怕蚊子,好的从家里带了蚊帐,在外面临时一支就能睡。

鸿门路桥上(靠江津路那边)一到晚上,人们铺上垫子,在桥面上横七竖八的摆满了人,就象晒的干鱼。若突然下雨,人们拿着垫子,抱着被人,拉着孩子四散而跳,那场面就象鬼子来了。

看官千万注意,当时地段正在建设中,桥也只供行人通过,并未通车,场景亲历,并非捏造。

在宜昌工作时,集体租住人家三楼(属于顶层)那楼顶晒热,钻进去就象孙钻进八卦炉。那汗,就象“锄禾日当午”地“飞流直下三千尺”,好的那时候都买电扇了,对着头吹一整夜。工作累了,吹着吹着就迷了。只有个别没买风扇,在楼顶露天而眠。

南方农村60年代:炎热高温下的劳作与快乐生活

在远古时代,大热天他们是怎么过的,我是不知道的,但是六七十年代,那是还没有电的时代,正值我们童年时代,也是记忆中最艰苦也最快乐的年代。

炎热高温的七月,是南方广大农村的收割和播种的繁忙时节。

这是一个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的集体劳作,割稻子用镰刀,脱谷用踩踏脱谷机或者直接用个大木桶打脱谷子,打好晒干的稻子,还要先交公粮后才能分到各家各户。

七月头糙是交公粮的忙季,因为夏季的谷米比秋季的谷米难吃些,全年的公粮也都在夏季交纳完毕。

南方七八月天是最炎热的时候,也是大人们赶收和赶种最忙的时候,在烈日与高温下,只有通过流汗来消散身体的热气,如果光着膀子在烈日暴晒下,不用一天,就可以脱掉一层薄皮。整个收种季节下来,人们普遍被晒得乌黑油亮。

然而小孩们最好避暑方法是到河边小渠泳水,在水中喜嬉一玩就是一整个下午,欢快中,这个暑天更是孩童们的欢乐时节。

傍晚入黑,等到大人们忙完田活收工时才生火做饭。晚饭很简单,一盘青菜一锅粥,除非等到分到粮食的那一两天,是可以吃上两顿饱饭时候的。

到吃晚饭时候,也已是点上一盏煤油灯的时候了,在没有电灯的年代,黑夜是漫长的,蚊子是猖狂的,这时一把蒲葵扇是最好的赶蚊子和扇凉的最好工具了。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社会,除皇室统治们和地主阶层,广大劳苦大众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烈日与瀑雨下,延续着他们辛劳的一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他们一生的真实写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