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解缙有啥关系?(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缙命运坎坷,聪颖才华无人及。)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缙命运坎坷,聪颖才华无人及。
解缙才气过人,但命运曲折,一生颠沛流离、因此与另外两大悲情人物:杨慎、徐渭三人合称“明朝三大才子”。
解缙19岁中进士步入仕途,直到47岁被埋入雪堆冻死,其间几番起落共与四位皇帝产生过交集。
洪武二十一年,解缙高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是同榜进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不到一年就从庶吉士官升翰林学士,常随侍朱元璋左右。
从小就有神童美誉,仕途又一路顺遂,此时鲜花掌声下的解缙,用年少疏狂一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因此还是官场萌新的他,短短时间连上两疏,就是著名的《大疱西封事》和《太平十策》,其中对十分敏感的诸王分封问题态度明确地提出反对。
如此大胆的行为,实在是让人替他捏一把冷汗。神奇的是杀官如割草的朱元璋,这次居然对这个官儿没有任何发落,可能是朱老爷子,对年轻的人才能够格外宽容吧!
但是解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朝堂里怼天怼地怼空气,愈发狂得没边了。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因牵扯胡惟庸案,被迫自杀。解缙再度作死,上书替李善长辩解,彻底惹怒朱元璋。
但是朱洪武爱惜其才,仍旧没有降罪。只是在第二年解缙之父入朝觐见时,让他把儿子领回家,读书十年磨砺性情,十年之后锋芒尽敛再入朝大用。
跟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官员订下十年之约,朱元璋对这位大才子,也真是用心良苦了。
可遗憾的是此时距离洪武帝驾崩仅剩七年,十年之期注定无法实现了。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在家闭门读书七年的解缙,立刻进京吊唁。
十年之期未满,朝中立刻有人上书弹劾,说他违背太祖遗诏,母亲去世没有下葬,父亲九十高龄,他还跑这么远来要官,实乃不忠不孝之人。
从小接受儒家教育,最讲孝道的建文帝,准了奏章,把千里迢迢赶来的解缙贬到陕西充当吏员。
直到建文四年,削藩之战如火如荼,这位在洪武朝就提出过削藩建议的解才子,才在礼部侍郎董伦的帮助下,得到了建文帝的谅解,奉召回京,但一直未受重用。
永乐元年,朱棣在《登极诏》的宣读声中登基为帝,而这篇诏书出自解缙之手,也是从这篇诏书开始,解缙走近了他人生最辉煌的顶点。
终永乐一朝,再没有官员像解缙一样升官如此之快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从翰林侍读一路升迁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成为内阁首辅。
走到了山顶,剩下的就是下坡路了,成为内阁首辅的解缙,因维护太子,为汉王朱高煦所忌恨,又因性格孤傲,得罪过许多同僚。在众多谗言的诋毁下,解缙以将储位之争泄露到外廷之罪,被贬黜朝廷。
三年后解缙入京奏事,因为朱棣北征未归,就谒见了太子朱高炽。这件事被朱高煦得知,就向朱棣告状说解缙私会太子,朱棣大怒以“无人臣之礼”将解缙定罪,下入诏狱。
永乐十三年的正月,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将今年准备赦免的囚犯名单呈给永乐皇帝,在诏狱中关了三年半的解缙,也在名单之中。
朱棣看到了解缙的名字,就问道“缙犹在耶?”
纪纲会意,回去后将解缙用酒灌醉,埋入雪中活活冻死了。
一份赦免名单,反而要了他的命,帝王之心“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永乐三年,朱棣在众多大臣支持朱高炽的情况下,仍为立太子之事犹豫不决之时,解缙只用一句“好圣孙!”坚定了朱棣的想法,将朱高炽立为太子。
但也因此事得罪了与储君之位失之交臂的朱高煦,这位朱棣最喜爱的儿子,此后屡次向朱棣永乐皇帝进谗言,说解缙的坏话,最终引得君臣相忌,解缙被杀。
可以说朱高炽最终能够登上皇位,解缙是出了大力的,最终付出的是自己的生命。
纵观解缙一生两起两落,才情高绝,但不善为人处事,生性孤高,特异独行。
正应了他自己诗中描写的自己:
繁昌峡前风阻客,逆浪牵船滞行色。
坐数归船疾如箭,俄顷飞帆浪中没。
我非寻常流宕人,等闲不遇闲悲辛。
读书学得万人敌,直将富贵轻埃尘。
朱元璋对解缙的欣赏与悲惨结局
朱元璋很欣赏解缙
【朱元璋】
解缙年仅十九岁参加江西乡试,考中第一名为解元,次年参加南京会试,被取为第七名,殿试后录取为三甲进士。
【解晋】
不仅如此,他小时就聪慧,《明史·解缙列传》记载缙幼颖敏。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
洪武二十一年,解缙侍从朱元璋。朱元璋谈到时政,并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解缙上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朱元璋读后,称赞其才。
但是解缙初入仕时,曾指责兵部僚属玩忽职守,尚书沈潜对此极为恼怒,上疏诬告解缙。明太祖朱元璋由此也责备解缙,并贬他为江西道监察御史。
韩国公李善长因罪被朱元璋处死,解缙上疏为李善长辩冤,他又代御史夏长文革疏《论袁泰奸黠状》:陈御史袁泰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忠良之罪。袁泰受到处罚,对此怀恨在心。
总的来说就是一身正气,但是没受过社会的毒打,太年轻,历练不足。
朱元璋也说他父亲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解缙的辉煌时刻是在朱棣朝,解缙晋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为内阁首辅。
靖难之役爆发,燕王朱棣攻进南京时,解缙率先迎接朱棣进城。朱棣准备登基时,命著名才子方孝孺草拟《登极诏》,但方孝孺忠于建文帝,宁可招致杀身灭族之祸也不肯写。于是解缙写了《登极诏》,为他以后受到朱棣重用奠定了基础。
朱棣即位不久后,解缙便从翰林待诏升任本院侍读,后又受命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务,成为朱棣身边的顾问,还和众多文官编订了【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俗话说盛极而衰,他实在不该参与皇子们之间的争斗,最后一步一步把他送去锦衣卫大牢。
一,选太子
永乐三年,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当时明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但解缙仍直言说: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朱高炽】
二,逆言
太子虽立,朱高炽表现并不令朱棣满意。此时朱高煦更受隆宠,礼秩超过了嫡亲标准。解缙上疏劝阻朱棣说:“启争也,不可。”朱棣随即大怒,称解缙是在离间骨肉,对解缙很有意见。
三,朱高煦的组合拳
永乐四年,朱棣赐黄淮等人二品纱罗衣,而独不给解缙。
【朱高煦】
当朱高煦知道这个不寻常的消息后,嫁祸解缙“禁中语”五年,解缙又被诬为“试阅卷不公”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礼部郎中李至刚因与解缙有宿怨,又诬缙,故即改贬交趾,命督饷化州。)
四,“私现太子”
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归,故只好觐谒太子朱高炽而返。于是朱高煦又乘机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为此震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
铺垫到此结束。
永乐十三年,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籍,朱棣见到解缙姓名问:缙犹在耶?
纪纲会意,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缙立刻死了。
还有一种说法朱棣问纪纲:解晋还在吗?并稍露怜惜之意。朱高煦听说后,害怕成祖重新起用解缙,于是密令用酒灌醉他,然后埋到积雪中,活活冻死。
【纪纲】
三种可能,
一,朱棣的意思是怎么解晋还活着,作为干黑活的纪纲肯定要把这事干得妥妥的。
二,朱棣就是问问解晋还活着?。毕竟朱棣以前还是很欣赏解晋的。再次录用还是可能的,但是纪纲揣摩错领导的意思了,就了结了解晋。
三,朱高煦听说朱棣问起解晋,怕他再次启用,所以暗示纪纲灭口。
解缙的下场确实很惨,纪纲用酒灌醉他,然后埋到积雪中,活活冻死。此时解缙年仅四十七岁。解缙去世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儿宗族都被流放到辽东。
当时解缙年四十七岁。就这样悲惨地死在了皇室争权夺利的罪恶斗争之中,成为兄弟相残的牺牲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