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王死后,张仪为何没有像商鞅那样被清算?(商鞅与张仪的命运相异:商鞅被分尸,张仪安享晚年。)
商鞅与张仪的命运相异:商鞅被分尸,张仪安享晚年。
张仪和商鞅都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商鞅变法使秦国,从一个被东方六国鄙夷的弱国,一步步到虎狼之国。张仪作为鬼谷子的高徒,以纵横论为资本,将六国像猴一样耍。两位不世出的大才最终结局,却是令人唉嘘!
商鞅被秦惠王逼的起兵反叛,兵败被五马分尸。张仪在秦惠王死后,被秦武王疏远,最终选择回到老家魏国,不久后病世,也算是善终。两人都官居相国,都为秦国做出大贡献,结局却不相同?
秦孝公在继位后,面对父亲留下千疮百孔的秦国,心里下定决心富国强兵,便向天下发出了招贤令。
当时商鞅在魏国不得志,听说了秦孝公求贤若渴后,一路小跑奔向秦国,最终商鞅的才能被秦孝公看重,其后商鞅在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下,开展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此次变法的内容影响至今,可见变法之强。
商鞅变法虽然强大了秦国,却也给自己的悲惨结局埋下种子
这个种子,就是自己被秦惠王五马分尸,为什么呢?商鞅在这次变法中,动了本属于秦国本土人的利益。像秦国老世族,原先的军功世家等。
变法前的秦军面对魏军一直被吊打,变法后的这群西北汉子眼里看见的不是魏军,而是爵位、土地、粮食、特权。
原先的秦国爵位,很多都是世袭、传承。变法后一切都改变了,无论以前你是什么出身,只要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不仅可以免除赋税、免除徭役还能加官进爵,极大提高了军队士气。
而之前的贵族们,以后,如若不再立下大功,爵位将会逐步降低,直到平民,这也是权贵们最害怕的事。
在商鞅变法时,身为储君的秦惠王,知法犯法。商鞅为了维护新法顺利推行,又不能伤害储君,只得将太傅公子虔处以劓刑。
公子虔遭受劓刑后,闭门不出,二十年龟忍,私恨屈辱相聚结,既不愿因一己复仇而颠覆秦国变法,又不能化解对商鞅的私仇,遂闭门自囚避开国政,在秦孝公死后对付商鞅。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保护,面对被自己流放的秦惠王上位,他本以为自己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秦惠王会不予追究。
商鞅怎么也不会想到,秦惠王为了政局稳定,选择牺牲自己,平息老世族、权贵们怒火。商鞅走投无路下,只得出逃魏国,但是魏国被商鞅坑过,不让入境,只得反会自己在秦国的封地,组织武装反抗来缉拿自己的秦国军队,最终兵败,被秦军押回咸阳车裂而亡。
秦国可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排外的国家,为什么排外?权利的诱惑太大。但只是因为后来继任的几位君王整体上比较开朗,并且他们迫切的需要人才去让国家变得更强大,所以才通过权力将这种排外的风气给压制下来。但其实在历史中,秦国本土的贵族和外国客卿们的斗争历史,已经长达百年了。并且双方都在暗地中默默注视着对方,一旦有机会就会致对方于死地。
而这双方的矛盾在商鞅实行改革以后,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改革中他拔高了外国客卿的地位和权力,但是随着一方权力的水涨船高,另一方的权力肯定会受到损害。果不其然,秦国本土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严重的损害。而这个时候,双方早已经红了眼。所以在秦孝公死后,秦惠王为了平衡双方的势力,并且为了平稳朝政,所以不得不杀掉他。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张仪在秦武王时期,面对的也是和商鞅一样的情况,作为外国客卿的他,功劳越高,秦国权贵就会越看他不顺眼。
张仪比商鞅聪明的地方在于,他能够及时分析利弊,立马做出逃到魏国的决定。因为当时的朝堂是以秦国本土实力派为代表,在一家独大的情况,像张仪这种外国人的生存空间被压缩。
秦国本土权贵排挤外国效力者,一方面是因为外国客卿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一方面是外国效力者,可能是其他国家的间谍,本土贵族还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态度。
在秦武王的继位给了这些贵族们攻击客卿的最好机会,而当时作为外国客卿代表的张仪则必然是处在风口浪尖之上的。
朝堂上人们知道秦武王不喜欢他,便会一窝蜂跑到秦武王的面前说他的坏话,甚至说他是别国的间谍,想要出卖国家,说一次不要紧,说的人多了秦武王也会有所怀疑,可能就不是把张仪提出权利中心,而是性命难保。
秦武王继位后,国君的治国理念和做法都与张仪相驳,甚至可能卷进了秦国权贵和外国效力者的争斗里。身处漩涡中心的张仪,在看清情况,及时的抽身而退,是最为明智的选择,这和商鞅的做法正好相反。
张仪没有如同商鞅一样的结局,这两人之间,面对的王不一样,时局也不同,也让两者结局勃然不同。
"商鞅与张仪在秦朝的命运对比:才华不足以保命,机智才智能否带来盈利"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缔造者嬴政也被誉为"始皇帝"、"千古一帝"。
不过,秦国作为昔日的边陲小国,它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光靠嬴政一代是无法做到的。为了达到扫清六合的大目标,秦国经历了许多代人的积累。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疑是主张变法强国的商鞅和提倡连横谋国的张仪,他们都对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商鞅应秦孝公的招贤令来到秦国,随后便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变法。
在其帮助下,秦国国力大大提升,且他所创设的法制框架被后世代代沿用,造福深远。在商鞅之后,张仪也来到秦国,他依靠口才和智慧帮秦国兵不血刃取得了许多利益。然而,商鞅功勋卓著,却在孝公死后落得被车裂的下场,张仪则虽然在惠文王死后失宠,但没有失去性命。那么,秦惠王死后,张仪为何没有像商鞅那样被清算呢?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商鞅为何被清算。秦孝公时,商鞅被赋予了绝对的自主权,他所坚持的事哪怕是孝公本人也不能轻易反对。
为了贯彻法制观念,商鞅坚持要一视同仁,即使是国君犯法,一样要受到惩罚,当时正好太子嬴驷犯了法,但作为嗣君,他不能受刑,于是为了表示法律的公正无私,商鞅便将处罚转移给了其太傅公子虔、老师公孙贾。
公子虔是秦孝公的哥哥,也是朝中很有威望的重臣,但商鞅却不但因太子之事处罚他,还在他又犯法时将其鼻梁挖去。
这之后,公子虔因为羞愤而八年没有出门,可想而知他对商鞅有多么仇恨。等到秦惠文王继位,公子虔赶紧抓住机会指控商鞅谋反,而曾经是其弟子的惠文王当然是对他言听计从,立刻下令逮捕商鞅。
面对追杀,商鞅当然是选择了逃跑,他本想逃到魏国,但魏国人却因为他曾经率领秦军伐魏而不愿意接纳。
万般无奈之下,商鞅只好躲到封地,准备以武力自卫。但区区封地的士卒哪能和秦军相抗衡,很快商鞅便兵败被杀,其尸体被运回咸阳后,又遭受了"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的残忍对待。
除了与公子虔的私怨外,其实惠文王之所以要除掉商鞅,还在于商鞅主持变法多年,在民间积累了大量的声望。当时,甚至一度出现了百姓感激商君,却无视秦君的现象,这当然会导致新继位的惠文王担心自己的地位哪一天会被取代。
所以,大体来说,商鞅被清算一是招惹了重臣、二是名望太盛、功高盖主。
知道了这两点,我们再来看看张仪。张仪是惠文王十年(前328)时开始逐渐得到重用的,很快,他便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被惠文王拜相。
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多次以身犯险,还曾只身一人先后前往魏国、楚国,既引得魏国臣服,又导致楚国被骗,不得不主动向秦国割地求和。此外,他还曾游说东方六国中的五个,说服他们与秦交好。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张仪成功说服五国,准备回国复命时,却在途中得知了惠文王去世,秦武王继位的消息。还是太子的时候,秦武王就十分不喜欢张仪,如今继承王位,又有许多大臣弹劾张仪。眼看自己随时可能被武王下令杀死,张仪灵机一动,向武王进言道:"今闻齐王甚憎仪,仪之所在,必兴师伐之。故仪愿乞其不肖之身之梁,齐必兴师而伐梁。"
意思是说,齐国特别讨厌张仪,张仪在哪里,齐国就会攻打哪里,所以不如让张仪前往魏国,这样齐国伐魏,秦国就可以坐收渔利。四肢发达但头脑简单的秦武王听完,很爽快地答应了张仪的请求,将其送到了魏国。张仪到了魏国后,齐国果然派兵讨伐,但机智过人的张仪又借楚国使臣之口劝说齐王不要攻打魏国而令秦国得利。
在魏国,张仪凭借才能又当上了相国,但在任仅仅一年,他便死在了魏国。将商鞅与张仪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商鞅与公子虔有深仇大恨,而张仪只是因为做事轻浮被武王厌恶;其次,商鞅很得民心,引起了惠文王的戒心,而张仪在民间风评也并不好,对武王的统治可以说没有太大的威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其实还是要归功于张仪过人的机智,多亏了他即使想出前往魏国避祸的计谋,才得以暂时保住了小命,甚至还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又一次当上了相国,也算是得以善终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