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刘禅是怎样的?
观点一
史载,景耀六年(蜀汉年号,公元263年)夏,曹魏大将邓艾偷渡阴平,在绵竹大破蜀汉卫将军诸葛瞻率领的御林军。绵竹之战,诸葛亮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尚书郎张遵(张飞孙)、黄崇(黄权之子)阵亡,蜀汉御林军几乎全军覆没。破绵竹后,邓艾率部直逼成都 。蜀后主刘禅在光禄大夫譙周的劝说下不战而降,立国42年的蜀汉王朝名实俱亡。“扶不起的刘阿斗”从此成为历史笑柄,蜀后主刘禅也成为昏聩庸碌之君的代名词。
中国历代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最崇尚气节。打不打得过是一回事,敢不敢拼又是另一回事。从彼时蜀汉朝野的情况看,虽然被邓艾直捣腹心,但实力尚存,完全可以与孤军深入的魏军较量一番甚至关门打狗的。
先看看蜀国的情况。据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司马昭出兵灭蜀、邓艾偷袭阴平时,蜀汉除失掉汉中外,国力并未遭受太大的损耗。当时蜀汉尚有“领户(户籍)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两千,吏四万人,米四十余万斛,金银各两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余物称此”。
由此可见,蜀汉在绵竹被邓艾全歼的只是部分守护成都的卫戍军队,主力精锐十万两千仍保存完好。蜀军主力大都部署在汉中、剑阁一线,基本未遭重创,加上国库钱粮充足,主将姜维足智多谋、能征善战,大可与魏军放手一搏,甚至将邓艾孤军一举全歼也不是难事。可刘禅为何在实力尚存的情况下,不做任何抵抗,竟轻率的献城投降了呢?
彼时的邓艾,虽已突破阴平,攻陷绵竹,但他麾下的军队人数有限,西晋史家袁准估计邓艾率领的奇兵最多在一万人左右。《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记载:“四年秋,(司马昭以魏帝曹奂的名义)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当时邓艾、诸葛绪皆归大将军钟会统辖,分别统领三万人马征讨蜀国。钟会与姜维在剑阁相持不下时,邓艾自告奋勇率偏师冒险偷渡阴平,他为了涉险出奇,又把参战人员进行精简,挑选精锐,裁汰老弱,最后随他从阴平入蜀的兵力大约在一万人左右,这点是基本可信的。
邓艾虽然出其不意来到成都平原,但将士长途奔袭、疲乏不堪 ,早已成强弩之末之势。刘禅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为何放弃抵抗,不战而降呢?
袁准在《袁子》说:“(诸葛亮)事凡庸之君(指蜀后主刘禅),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由此可见,在西晋学者袁准的眼里,刘禅资质平庸,若不是诸葛亮呕心沥血、竭尽全力的辅佐他,他哪能在位41年?蜀国早八百年就完蛋了。
从刘禅继位后执政的情况看,不论从能力还是血性上比较,一点都看不出他是一代人杰刘备的儿子。从《三国志》、《汉晋春秋》等史籍中所记来看,刘禅对治国安邦相当外行,虽然他爹刘备煞费苦心给他留下了一个行政效率颇高且能相互制约的管理团队,但他却不能妥善加以利用,反而对这些智勇兼备之人深怀疑惧,却凭直觉对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宦官宠信异常,所以大太监黄皓就成了刘禅执政期间最炙手可热的“柱石之臣”了。
刘禅智商似乎很一般,对治国理政更是无从下手、一脸茫然,他的问题让辅政大臣诸葛亮感到很棘手。但忠心耿耿的诸葛亮为不负刘备重托,不得不耐心教化他 ,他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地教导刘禅如何治国,如何知人善任,如何与民生息,不厌其烦的将一些基本治国方略灌输给资质不高甚至略显愚钝的蜀后主。从《出师表》中透露出的一些信息可以让后世解读出一位托孤老臣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更能品读出一位治世能臣对一个庸庸碌碌的外行君主的万般无奈。
还是回到曹魏灭蜀之战上来。邓艾冒险深入到蜀汉腹心成都平原时,因为翻越阴平险道时需披荆斩棘、穿越七百里渺无人烟的崎岖山路,最险峻之处甚至要“攀木缘崖”才能通过,可想战马和攻城所用的大型器械是无法携带的,即便他直捣成都,若想一举攻下城池,必须有比守城兵力多数倍的力量才行。成都是蜀汉核心,刘备父子在此经营了四十多年,城池坚固,防守严密自不必说,仅凭邓艾那支孤立无援的疲惫之师是无法攻克的。而且可以推断邓艾的部队是一支丢弃了战马的步兵,善于骑战的魏军失去了战马,与长于山地战的蜀军相比也就失去了优势。如果刘禅组织得当,不但能守住成都,甚至还可以瓮中捉鳖,一举团灭已成强弩之末的邓艾孤军。
此时的成都,魏军虽然已经捣入平原地区,但周边的要隘大都存在,姜维率主力仍在剑阁抵抗钟会的魏军大部队。且西边的郫县、汶山、龙鹤、白马、冉駹、匡用等战略要地均未失,均由五围牙门之兵固守。东面姜维率数万主力大军从剑阁撤至广汉郪城。罗宪率军驻守江州(今重庆)。南面的南中七郡 (在今天的云南)由将军霍戈镇守,彼时他已经集结好军队准备进援成都。北部的重镇雒城还没有失守,姜维的军队踞此不过七十里。汉中虽失,但外围靠近巴蜀之地尚有王含、蒋斌、柳隐率蜀军坚守,钟会虽出阳安关,但受其牵制,一时很难入蜀。
如此可见,蜀汉的十万大军基本完好无损,虽然成都守军人数不多,但毕竟有高耸城池为依托,假如刘禅据城坚守,待援军抵达后,完全可以将孤军深入的邓艾军“包饺子”。当初刘璋不也在成都抵抗大举围攻的刘备长达一年多吗?刘禅在有利的情况下为何不战而降?他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的窝囊废吗?
《三国志·蜀书·譙周传》记载:“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意思是邓艾兵临城下时,后主刘禅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大家面面相觑,均束手无策。
和小说描述不同的是,历史事实不像人们一贯认知的那样——大臣英勇无畏、主张誓死抵抗,皇帝贪生畏死,决定献城投降。
《三国志·譙周传》还记载过这样一段话:“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
大意是刘禅与群臣商讨对策时,有人主张投奔盟友东吴,有人主张逃往南中(云南)。可以明显的看出,没有一位大臣主张坚守成都,等待援军的。
通过这些情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蜀汉的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没有必胜信心,大家一致认为坚守待援毫无胜算。
首先,诸葛瞻惨败绵竹,已经使蜀汉高层的心理受到严重打击。而绵竹一失,成都无险可守,门户洞开。
之前的蜀国,国力虽不强盛,但为拓展战略生存空间,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十一伐中原,都是主动发起进攻打曹魏,这次变成曹魏主动进攻打自己,攻防角色互换得太过突然,被动防守的准备不足,导致君臣信心崩溃,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和抵抗。
其次,因古代通信条件所限,对方的兵力部署和前线的战况成都并不知晓。因为情况不明,见邓艾兵临城下,刘禅等人还以为魏军主力已经彻底攻破了蜀军的边防线。由于姜维率数万精锐屯守剑阁,存亡不明,且远水难解近渴,蜀都的人们自然丧失信心,无心恋战。假如刘禅知道逼近成都的只是魏军的一支人数有限的“敢死队”, 他也一定会誓死抵抗,坚守待援的。
假如这样,历史或许就会是另一番模样了。至少蜀国的国祚还会往后延续几年,不至于那么快就灰飞烟灭了。
据《三国志》记载,当年诸葛亮准备北伐中原,在《出师表》中对刘禅说:我们自己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啥意思呢?原来三国中以蜀国实力最弱,蜀汉君臣长期以来信心不足,高估对手,低估自己。这次邓艾长驱直入、直捣成都,这个长期存在的弱者心理终于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集中爆发了。一旦彻底丧失信心,局势就难以收拾了。
刘备死后,诸葛亮专权,臣强主弱的局势不可避免 。刘禅从自身安全考虑,将蜀军主力全部外调:李严长期率军驻扎白帝城永安关,诸葛亮则统大军屯扎在汉中,导致成都防务异常空虚。
加上蜀国长期施行严刑峻法,诸葛亮、姜维屡屡用兵,百姓不堪征调,早已力竭,民心已经尽失。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蜀本谓敌不便至,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蜀国认为魏军不容易攻进来,就没有进行必要的防御准备,等听到邓艾已进入阴平,老百姓人心惶惶,都出城躲到山里去了,官府无力禁止。
由此可见,蜀汉已失去民心,社稷存亡之际,已没有百姓愿意与成都共存亡了。
国家遭遇外敌入侵,风雨飘摇之际,君臣百姓应该抱成一团,同仇敌忾,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但是长期以来,蜀汉刑罚严酷,税赋、杂役沉重,加上连年征战,且徒劳无功,未得中原尺寸之地不说,百姓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因此已无人愿意再为刘汉小朝廷出力了。
所以在蜀汉群臣看来,大兵压境之际,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逃,要么降。抵抗是不可能抵抗的。
光禄卿大夫譙周劝刘禅说,逃跑不可行,如果逃到孙吴,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并且魏国灭蜀后必攻吴,假如乘势灭掉东吴,您最终还是得成为魏军俘虏,或许会二次受辱。假如您逃往南中,魏军必紧追不舍,而且南中诸夷(少数民族)或许还会乘乱造反。最好的办法就是投降魏国,而且魏人为了诱降东吴,一定会厚待蜀国降君的。
刘禅采纳了譙周建议,献城投降,还下令姜维投降钟会。刘禅举国投降后,除杀妻自刎的北地王刘谌外,也算保住了身家性命,并且被魏王曹奂、权臣司马昭封了个有名无实的“安乐公” ,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待。
有人说,刘禅并不傻,还颇有心机,比如他在魏国耽于享乐,沉溺于声色狗马中不可自拔,是为了迷惑司马昭。在司马昭询问时他竟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蠢话,其实是在韬晦自保,不仅消除了司马昭的疑忌,还得以善终,这不是有大智慧吗?可事实是,他仅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否则也不会重用奸宦黄皓,掣肘姜维,将蜀汉朝堂弄得乌烟瘴气,若不是诸葛亮、蒋琬、费祎 、姜维等人的尽心辅佐,凭刘禅的个人能力,不要说能在位41年,就是在位一年都够呛。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观点二
刘禅的人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登基前,从207年出生到223年继位这16年。
2.诸葛亮时代,从223年继位到234年诸葛亮病逝这11年。
3.后诸葛时代,从234年诸葛亮病逝到263年蜀国灭亡这29年。
4.晚年,263年蜀国灭亡到271年刘禅去世这8年。
刘禅在人生头16年里有记载的就两件事,208年赵云在长坂坡之战救阿斗,212年张飞、赵云截江救阿斗,在两件事在《三国演义》中都有详细描写,经过了艺术加工,但这两件事是真实存在的。
刘禅的少年平淡无奇,文没有曹植、曹冲少年天才般的表现,武没有曹丕、曹彰少年英武的形象,初见是赵云怀中的襁褓婴儿,再见就已是蜀汉的皇帝了。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刘备在遗诏中嘱咐刘禅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此时的刘禅17岁,这些“经世之学”刘禅之前有没有学习过,学得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也没有记载表明刘禅有过什么内政,军事方面的经验,不管怎样,他还是个17岁的孩子,想想我们17岁的时候在做什么,摆在刘禅面前的是内忧外患中的蜀国,我们不能对他苛责什么,于情于理放权给诸葛亮都是最好的选择。
223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去世,刘禅继位称帝,开启了人生第二阶段:武侯辅政。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在弥留之际,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钦点了诸葛亮来辅政,把蜀国和刘禅都托付给了诸葛亮,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还有一位托孤大臣,尚书令李严,这个李严本是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刘璋命李严率军抵抗刘备,没想到李严投降了刘备,所以刘备为什么要托孤给诸葛亮、李严二人呢,有人说是为了牵制诸葛亮,刘备也不放心诸葛亮大权独揽,也有说李严是益州派(原刘璋部下)的代表,这样安排是为了平衡蜀汉内部派系,后来诸葛亮与李严也确实有分歧,这是另一话题了。
回过头来,刘禅从始至终都是被动接受的角色,他是蜀汉的皇帝,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在诸葛亮辅政的11年里,我没有看到任何刘禅自己做的决定,不知道娶了张飞两个女儿算不算,“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禅仿佛是一位看客,看《三国志··后主传》就像在看流水账,也难怪《后主传》只有三千字,而《诸葛亮传》六千字。
怎样评价刘禅的前半生呢?“平庸”二字,何为平庸,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碌无为。就像评价官员,无作为、有作为或胡作为,刘禅是无作为,既然不能比诸葛亮做得更好,刘禅的无作为看起来也是不是件坏事。问题是诸葛亮在的时候什么事都能担着,就像是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刘禅是虚位的国家元首,诸葛亮是首相大权独揽,那要是诸葛亮不在了呢?刘禅做好掌权的准备了吗?
234年八月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诸葛亮的去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刘备集团经历了刘备时代,诸葛亮时代,来到了后诸葛时代,为什么不是刘禅时代,因为刘禅还不配为这29年打上个人烙印,有人说刘禅也不是一无是处之人,你看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不还存在29年呢吗,这就是典型的强加因果了,我还说要不是刘禅昏庸,蜀汉能延续更长时间呢,那到底刘禅在后诸葛时代表现如何呢?
诸葛亮刚一去世,蜀军就内讧了,这就是魏延造反事件,这件事就不在此展开了。结论就是魏延没想造反,但确实违抗诸葛亮留下的军令了,也确实想夺取军权了,这件事准确的说是魏延和杨仪内讧事件,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刘禅为此事咨询了董允、蒋琬的意见,决定站在杨仪一边。
结果是魏延兵败被杀,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这是多深仇大恨啊,还要鞭尸,还灭族。
这件事暴露了一些问题,诸葛亮尸骨未寒,蜀国内部就有人争权了,杨仪先斩后奏,还灭魏延三族,造成既成事实,这两人都不把刘禅放在眼里,杨仪这人也膨胀得很,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235年),废仪为民,徒汉嘉郡。仪至徒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
杨仪当初说魏延造反,杀了魏延,现在自己竟说出诸葛亮死后,要是率军投降魏国就好了这种话,怕是失了智,该死。
据《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载临死前留下遗嘱:
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
亮曰:“文伟(费祎)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
说的是诸葛亮钦点蒋琬接替自己的位置,魏延和杨仪都想推翻这个遗嘱,但均以失败告终,刘禅的决定遵照了丞相的遗嘱,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蜀国完成了权力交接,度过了诸葛亮死后的危机,刘禅在此事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三国志》里陈寿把蒋琬、费祎、姜维放在一传是有其道理的,事实上此三人是后诸葛时代Big Three,掌握蜀汉军政大权的人,蜀汉能再坚持30年是这三个人的功劳,跟刘禅关系不大。
之前说过刘禅的前半生用平庸来形容,为何平庸,因为无能,这个无能不是在骂刘禅,而是说刘禅没有才能,没有能力也不能有所作为。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做皇帝的,但无奈生在帝王家,刘禅也不得不接受这个身份,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你坐在了这个位置上,有句话叫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刘禅承担起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了吗?
显然是没有的,又有人说了,当时的情况,蜀国最弱,诸葛亮和姜维都不能更进一步,也不能怪刘禅无能啊,有道理,刘禅做不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不是他的错,这谁都做不到,但蜀汉的灭亡,刘禅要负主要责任的。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教导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是亲近的意思,刘禅久居宫中,不问政事,自然亲近身边的人,而贤臣们在哪?
冬十一月,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
四年冬十月,尚书令费祎至汉中,与蒋琬咨论事计,岁尽还。五年春正月,监军姜维督偏军,自汉中还屯涪县。
六年冬十月,大司马蒋琬自还汉中,住涪。
八年秋八月,皇太后薨。十二月,大将军费祎至汉中,行围守。
九年夏六月,费祎还成都。
十一年夏五月,大将军费祎出屯汉中。
古代交通、通信不便,蒋琬、费祎、姜维大部分时间在汉中等地屯田练兵、防御魏国,所以刘禅身边出小人是必然的,贤臣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功绩获得权力、地位,而小人们只用凭着自己离皇帝近,极力阿谀奉承,讨好皇帝就能飞黄腾达了。
刘禅也从平庸、无能变成昏庸了,糊涂而愚蠢:
先是宦官黄皓弄权,“初,永憎宦人黄皓,皓既信任用事,谮构永于后主,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见者十馀年。”
刘禅的弟弟刘永因憎恶黄皓,被黄皓诬陷,刘禅竟然疏远刘永,十多年不见刘永……
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
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同意,说黄皓不过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姜维……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
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缓。是日,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
北地王刘谌,刘禅的第五子,誓死抵抗,刘禅不同意,遂自杀,刘禅出城投降。
还有什么好说的,不说了,总结起来刘禅就是个平庸、无能、昏庸的亡国之君,至于用什么“乐不思蜀”保全自己来证明刘禅聪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