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偏偏拿司马懿没有办法?
历史上,若论谁才是诸葛亮真正的对手,当然非司马懿莫属了。司马懿这个人有谋更有智,他不仅耗死了诸葛亮,还伺机夺取了曹魏江山,成为了一代晋主(追谥)。算是一位成功的上位者,在历史上拥有一席之地。
^司马懿像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2]。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鹰儒教。”曹操非常赏识他,重用他,直至成为托孤肱股重臣之一,权倾朝野。这也为将来晋朝江山奠定了基础,当然这是后话。
^司马懿
诸葛亮六出祈山,北伐曹魏的时期,司马懿就是诸葛亮的主要战场对手。从他们的战绩来看,就好比是棋逢对手,双方从来都没有取得过战略性胜利,仅是战场上的小输小赢,无关战局。虽然《三国演义》中演绎得很热闹,其实大家都明白,每一次战役都无法改变战局,影响历史走向。
其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已是日近黄昏,力不从心了。蜀国偏居四川,地域狭小,物产有限,人才不继;加之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民有菜色,兵有疲态。司马懿则如日中天,劲头正盛。中原之地,地大物博,人才广有,实力强大。要说司马懿真是有智者,此时的他并没有贪功冒进,而是念起了“拖”字诀。因为他知道诸葛亮寿命有限,与其在战场上你死我活消耗实力,不如以退为进,只要诸葛亮一死,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失街亭
历史证明司马懿是对的,无论诸葛亮在战场上如何羞辱他,他都不为所动,意气用事。因而诸葛亮竟拿这个人没有办法,直至死在行军路上。司马懿的战略就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守;能守就守,不能守就退。反正不跟你正面硬刚,看谁熬得过谁。
司马懿的这套战略还用在对付曹家后人身上,面对曹芳及曹爽的猜忌和排挤,司马懿也选择了装病蛰伏,伺机而动,终于夺取了魏家的江山。
^诸葛亮
司马懿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理性,从不意气用事。懂得隐忍,能顾大局。或许这才是成大事者的必备品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