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对珠三角,意义到底有多大?

珠三角有9座城市,从地理上,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1是占据珠江入海口的广州

2是珠江西岸的佛山、中山、珠海、肇庆、江门,这5座城市

3是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这3座城市

详细的经济体量大家看看:

简单回顾下主要城市的发展历史:

坐拥珠江入海口的广州,号称「千年商都」,在整个广东一直是独领风骚

直到改革开放,深圳,以及作为「广东四小虎」的东莞、中山、南海、顺德(南海、顺德现在均属于佛山)才开始发力

而「四小虎」完全走出了四种不同的发展道路

南海以个人经济、私营企业为主

顺德以集体经济、乡镇企业为主

中山以地方经济、国营企业为主

东莞以外贸经济、中外合营为主

南海的个人经济,优点是灵活变通,缺点是草根,规模小

中山的地方经济,优点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缺点是僵化,死板

顺德的集体经济,相当于二者的中间形态,各自的优缺点都有

而东莞,在当时最不被看好,因为它非常另类,属于「搭戏台」

唱戏的是别人,自己只负责搭建平台

东莞提供土地、厂房和行政支持

劳动力来自内地周边城市

资金、设备、技术、管理来自境外

这种经济模式在当时太超前了

以至于被诟病成「借腹生子」,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产业

后来,事实证明,东莞的这套打法才是发展效率最高的

它背后的大哥深圳,更是成为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奇迹

于是造成了当下的局面:

珠江东岸发展明显比西岸快

而最近通车的深中大桥,连接的就是东西两岸

之前沟通两岸的虎门大桥、狮子洋通道、南沙大桥,全部集中在北面

连接的是广州南沙区和东莞虎门镇+沙田镇

也就是说,珠江西侧城市,是没法和东侧核心城市深圳直接沟通的

对于佛山、江门、肇庆还好,它们三个本来就和深圳相距较远

但对于中山、珠海这两座与深圳隔海相望的城市来讲,就很难受了!

简直就是望伶仃洋兴叹

中山和深圳的直线距离只有20公里

但从中山开车去一趟深圳,先要经过广州,然后经过东莞,最后才能抵达深圳最北部

珠海虽然可以选择走港珠澳大桥,但要先绕到境外香港,然后才能北上深圳

现在「深中大桥」一通

中山可直通深圳宝安区

珠海也只需要先到中山就行

这对两岸经济发展的产业协同,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至于「大有裨益」到什么程度,就要先搞清楚目前东西两岸的产业结构了

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支柱产业毫无疑问都是电子设备制造业

深圳年产值2.6万亿

东莞1.1万亿

惠州4000亿

西岸的佛山、中山、珠海的第一产业全都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佛山年产值6000亿

中山2000亿

珠海1400亿

所以明显能看出来,东西两岸的产业结构差别巨大

东侧偏电子

西侧偏电气

东侧产业规模庞大

西侧产业规模有限

这种差异如何出现的?

大家熟知的答案是因为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距离香港更近

更容易获得来自境外的人才输入、技术输入、资本输入

这么说当然没错

但很多人忽略的是,深圳在面对汹涌而来的技术浪潮时,如果没有不破不立、敢为人先的改革魄力,绝对不会有如今电子业的繁荣

不管是1979开始的「三来一补」

还是1985年整合100多加中小企业成立深圳电子集团(后来改名赛格集团)

亦或是1988年诞生的「宇宙中心」华强北

还有1992年「中国电子第一股」达声电子的上市

这些无数个「全国第一」都在预示着深圳这座年轻城市,即将借助电子工业,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奇迹

而与此同时,西岸的佛山、中山、珠海等城市在干什么呢?

还在把香港的电器弄过来,搞逆向研发

它们错失电子产业的发展机会,原因

1是被深圳虹吸

2是企业体制改革的步伐没跟上

我举一个很有名的例子

步步高和它的创始人段永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步步高是东莞的明星企业

但其实,段永平的发家地是在中山

1982年,浙大无线电系毕业的段永平,被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

1989年,他看准机会,果断离职,下海创业

去了中山一家累计亏损200万的家电小厂当厂长

接手后,段永平经过调研,发现这家小厂根本没实力生产家电产品,因为大品牌的竞争太强

他结合自己的技术能力与市场需要,找到了电子游戏机这个相对空白的方向

用了短短四、五年时间,段永平就将负债累累的小厂做到了年产值十个亿

这个品牌就是无数80、90后共同的童年记忆:

小霸王

这是一次成功的由传统电气产业,向未来电子产业的转型案例

1994年,段永平向集团公司提出对小霸王进行股份制改造,却被无情拒绝

所谓的股份制改造,说白了,其实就是企业的权力归属

从国有转化成个人,或者部分国有+部分个人

被拒后,次年,段永平出走中山,前往东莞创立了步步高

包括后来的「手机双雄」oppo、vivo,也都脱胎于此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回看,就因为这一个决定,中山几乎将整座城市电子产业的未来,拱手相让

但回到当年中山的发展环境,这几乎是这一种必然

因为它的产业起步就是从地方国企开始的

它依赖的,就是这种高举高打的大企业模式

段永平的成功,对于中山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

因为当年的中山,经济发展的重心不在民营企业,而在是市属公有制企业

1988年,中山对众多市属公有制单位进行整合,扶持出了十家大型集团公司,当时被称为「中山舰队」

威力、凯达、晨星……

这些品牌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但在当年,可都是大名鼎鼎

在众多市属企业面前,在整个「中山舰队」面前,当时小霸王游戏机的成功,几乎无足轻重

没人会因为它,另辟蹊径,抛弃以往的路径依赖

但作为市场化改革的先行区,深圳可以,东莞可以

那里人人都可以是主角,人人都可以是弄潮儿

所以东西两岸,一条珠江隔绝开来的,不仅是产业,不仅是人才

更是体制,是土壤

一开始,两者的产业、人才的差距是小的

体制、土壤的差距是大的

但两岸企业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流变:

因为实体的聚集效应,产业、人才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因为文化的扩散效应,体制、土壤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

于是两岸就存在无比巨大的沟通需要

且又由于深圳土地匮乏的先天不足,产业外溢一定是大势所趋

以前因为中山和珠海交通不便,所以只能去东莞和惠州

现在又多了西岸这一个选项

所以「深中大桥」确实对珠三角内部的产业协调,确实能起到战略级作用

有点打通任督二脉的意味

但我要说的关键是:

一座「深中大桥」真的足够吗?

想要达到东西两岸的无缝连接,一座双向八车道的大桥,肯定不够!

这种跨海大桥因为线路唯一,所以一旦遭遇交通高峰期,就要堵到你怀疑人生

「深中大桥」最大意义在于积累了相关建造经验

让大家可以期待深中二桥、甚至三桥

凭借当下的珠三角发展规模,两岸早就应该「天堑变通途」了

虽然「深中大桥」总投资高达460亿,每公里耗资20个亿

但珠三角GDP已经过10万亿了

光深圳,2023年,税收收入就已经高达9500多亿了

说实话,把珠三角赚的钱,一定比例用于本地建设,是明智之举

这种基建投资,虽然花钱如流水,但是只要建成,是能马上带来巨大收益的

而有些基建投资,几个亿,十几个亿的花了,虽然金额小,却只能拉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缺乏长期经济效益,投资根本收不回来

至于有些人讨论的「深中大桥」是深圳在挖广州墙角这种说法

这么说,格局确实小了

虽然广州在西岸的影响力确实比深圳大,但珠三角同城化是大势所趋,不是一座城市或者一条珠江,就能阻挡的

在珠三角如此密集的交通布局与产业分布之下,广佛深莞这四座城市,早就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广州现在重点打造的南沙区,也受益于这次「深中大桥」的建成

它的未来,一定也要依赖深圳的产业支持

所谓的同城化,所谓的产业协同,无非是你挖我的墙角,我挖你的墙角

大家都依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在集体利益最大化和个体利益最大化之间,寻求平衡

未来珠三角,或者说大湾区,根本不是啥城市群,就是一座城市,一座人口大几千万的超级城市

这个地方叫广州,那个地方叫深圳

这个地方叫中山,那个地方叫佛山……

这些名称,只是行政区划的不同说法而已

经济发展既然连成一片,那就意味着所有城市都缺乏独立性

既然缺乏独立性,还比较个啥呢?争论谁高谁低有意义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