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侗的五大弟子,林冲只能排第二,第四位号称“万人敌”是真的吗?(岳飞师傅周同是否是历史人物存在争议,周侗是根据周同加工的虚构人物)
岳飞师傅周同是否是历史人物存在争议,周侗是根据周同加工的虚构人物
看了好多回答,真的是把演义当历史来说,真真假假,简直分都分不清。
周侗,评书中说他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还有说起年少时还曾受到包拯的赏识,不知道是否确有其事。
正史关于周侗的记载寥寥数语,而他的名字能够出现在正史上,也是沾了岳飞的光,《宋史·岳飞传》中言:“(岳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
这里说的是周同,而非周侗,所以我们很难搞清楚这两个人是不是一个人。或许周侗是演义评书根据历史原型周同的加工作品,反正,除了这条记录外,再没有什么可信的,哪怕是专门论史的野史有过周侗的任何只言片语。
即便周同就是周侗,但根据《宋史》记载,岳飞向其学习的是射艺,在古代,其实没有什么玄乎的武功,对于古代军人而言,射艺才是战场上十分重要的技能,射艺是一门很吃力气和技巧的技能,毕竟不仅射得要准,还要看你能张开多重的弓,因为这决定了你射击距离的远近!
不过就射艺而言,岳飞能向周同学习,说明周同射艺必然也十分厉害。或许大家不清楚,陕西路在宋神宗熙宁七年分成了永兴军和秦凤两路,而这两路长期跟西夏作战,是北宋中后期最能打的军队所在地,可见这一区域的人民是十分彪悍的!
至于周同的武艺,比如评书说他少年学武于少林派武师谭正芳(这个人毫无记载),又说他是三国姜维的后代(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考证的论文发表?),反正关于周同的人生轨迹,很难分得清真假。
严谨的历史学者一般记做“周同”,而非周侗,这是将历史和虚构文学相分开,按照历史记录,周同所代表的是曾经教过岳飞射术的历史上一个有名气的弓手,至于其他的那就没有了。
真实历史的周同,就是那么简单,身份弓手,教过岳飞射术,可能的籍贯或者是陕西路华州潼关,又或者跟岳飞同乡,来自河北西路安阳汤阴县。笔者倾向于后面一种,毕竟前一种可能性太低,因为岳飞少年时向周同学射术大成后(能开300石弓,厉害了我的飞!),没过多久周同就死掉了,而这个时候岳飞还没有20岁。
为什么笔者肯定岳飞未满20岁,因为之后岳飞又找了个师傅,叫陈广,学习刀枪,学成后“武艺”一县无敌!由此可见,岳飞少年时期的活动轨迹一直都在河北西路安阳附近,才会有“一县无敌”的名片。
从岳飞的两次拜师经历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清晰的结论,周同不是一个武术高手,起码不如陈广,不然为何岳飞只向周同学射术,而枪棒要向陈广学?
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传说中铁臂膀周侗的几个徒弟。从这里开始,就属于毫无历史根据,完全出自评书、演义、虚构文学加工的内容了。
演义民间所说的周侗受包拯赏识,跟宗泽交好,这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要知道包拯和宗泽两个人是文臣,在北宋那样一个文臣鄙视武人鄙视到如欧阳修一般直接迫害狄青那样曾经干过枢密使的大佬郁郁而终的时代里,一个会射箭的,连武人都算不上的江湖草莽,怎么可能受到朝廷文官大佬的青睐?这不是开玩笑的么。
这就好像如我这般的草根,说我受到马云的赏识,得到马化腾的青睐,就因为我文章写得好,这可能么?
至于传说中他的徒弟们,河北玉麒麟卢俊义,抱歉,这位是《水浒传》纯粹虚构出来的人物,没有任何历史原型,就好像在讨论张三丰跟张翠山一样,前者历史真有其人,后者纯粹金庸虚构,所以,卢俊义是周同的徒弟,是不存在的。
第二位,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这位大佬跟卢俊义一样,也出于民间虚构人物,也是一个伪徒弟。
第三位史文恭,据考证,没有任何历史资料有这个人的记载,也没有跟他经历相似的人存在,所以这位大佬也是个历史虚构人物,当然不可能成为被周同的徒弟。
第四位,武松。嗯,这位大兄弟历史上可能存在真人,元朝有本无名氏写得《大宋宣和遗事》的书里说,武松是松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
然而,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宋江起义,确实是三十六人聚众造反的,不过攻陷十余州县后,朝廷大军围剿,就开始从山东南下跑路,跑了一年多,跑到在他后脚造反的方腊被剿灭了,他没过多久也在连云港准备跑到海上的时候被张叔夜伏击歼灭了。
我们知道宋江等人是在山东造反的,至于武松到底是哪里人,做什么的,历史上完全没有记载,这次起义史料中提及的有名有姓的也只有宋江一个人而已。所以武松的真实性也存疑,即便存在,也无法印证一个造反的山东人(或者是农民,或者是小商贩,又或者是官府的小吏)怎么会跟远在河南或者陕西的周同产生联系的,毕竟古代交通不便,人员流动性很低,周同又不是商人,没道理跑去山东的呀。
综上,岳飞的师傅周同,交给岳飞的只是箭术(如果教其他的必然会提及),而至于凭空生出来的岳飞的师兄们,那都是评书演义虚构文学的杜撰。
而至于周侗,历史记载的只有他的射术,而没有其他的记载,他神乎其神的武术皆出自演义小说,没有可以作为证据的其他资料。
"《水浒传》中的虚构角色及周侗的抗金势力"
我只听说过杨无敌。那也无非是说杨露禅武功高,没有遇见敌手。但也没人敢说自己是万人敌。
一个人打一万个?什么武功如此神奇?给你放一千个人,不还手,这万人敌要用多长时间打完?
本来呢,我是要喷一下那个高赞回答的。问题就是错的,回答全靠编。这要是小说领域的,也无所谓。大家一起分析小说情节嘛。可在历史领域的问题里,居然有这样的问题。也不知是历史的不幸,还是小说太成功了。
所以,武功上的万人敌肯定不是真的。以后普及了机械战甲,倒有可能做到万人敌吧。但那不属于历史问题,而是未来问题。
至于说到周侗及其五大弟子,六个人中倒有四个是虚构的。这样,基于虚构的问题,要怎么回答呢?但返回头查资料,却通过这六个人,顺藤摸瓜的发现了一个庞大的虚构人物关系网。
借用现在的IP都发展成了宇宙,如复仇者联盟的漫威宇宙。那么,《水浒传》《说岳全传》《周侗传》《金台传》等,以北宋后期到南宋初年的这段历史,也能发展出一个水浒宇宙。
先把这周侗的五大弟子说一下,大弟子卢俊义、二弟子林冲、三弟子史文恭、记名弟子武松、关门弟子岳飞。
卢俊义是北平府的大财主,练拳就是爱好,自己称为打熬筋骨。说来也对,总不能吃饱喝足再去欺压良善吧。所以,卢俊义是个好财主。家里有的是钱,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真正得到实惠的是林冲,不仅从周侗这里学到了功夫,还继承了周侗的职位——八十万禁军教头。
不过,在水浒传中,并没有提及卢俊义和林冲两人的师兄弟关系。甚至,两人都没什么交集。这就不免奇怪了。两人一同学艺,关系应该很好,为什么会刻意回避对方呢?
倒是之前未曾谋面的记名弟子武松,通过鲁智深的关系,与林冲关系很好。而且,鲁智深、武松和林冲,都死在了同一个地方——杭州六和寺。鲁智深是圆寂,林冲是风瘫,武松残废后留在寺中照顾林冲。
这三个弟子的关系交代之后,再看看史文恭。大弟子卢俊义和二弟子林冲都出师之后,史文恭才拜在周侗门下。所以,应该没见过两位师兄。但史文恭的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可惜,生不逢时,自己的二师兄林冲还能进入正规编制,做禁军的教头,自己却只能去民间庄园做教头了。这也是他不得志所表现出来的狂妄所在。而史文恭的雇主曾头市的曾家又是驻扎在宋朝境内的金国人。史文恭不免背上了投敌叛国的罪名。再加上,晁盖被史文恭所杀。所以,史文恭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最终被自己大师兄卢俊义活捉,也算清理门户了。
但问题是,大师兄卢俊义远在北平,非要去找。二师兄林冲、记名徒弟武松就在身边,为什么不用?
放下这两个话头,再找其他线索。
再看,真实存在的周侗和岳飞。史书上只有,岳飞学射于周侗。也就是说,周侗擅长的是射箭,能左右开弓。所以,才有铁臂膀周侗的美誉。
但《周侗传》里详细的多,介绍了他的师父是是少林拳大师谭正芳,他的师兄弟有名将宗泽、武学大师金台、水浒传中的孙立和栾廷玉。
这么一说,在水泊梁山排名第三十九的孙立,反而是排名靠前的卢俊义、林冲和武松的师叔。而另一个梁山的敌人栾廷玉,也是升级版的史文恭。
栾廷玉与孙立是师兄弟,是卢俊义、林冲和武松的师叔。本来是祝家庄教头的栾廷玉,只有一次正面出手。且死的不明不白。有推测栾廷玉没死,只是逃匿了。
那么,栾廷玉跑哪去了?为什么史文恭就必须死,栾廷玉却没有清楚交代?因为,对于叛投金朝的一定要消灭。而栾廷玉只是分散在民间的另一股武装。与梁山发生正面冲突的是祝家庄,栾廷玉只是祝家庄的教头。
所以,在《水浒后传》中,栾廷玉与孙立和解,共同抗金,最终随李俊去了暹罗。
周侗是因为抗金主张不能伸张,才退隐乡间的。因为当时的宋朝与金朝还是合作关系。周侗已经看出了危险,却不受重视。所以,周侗只能在民间暗中培养抗金势力,希望关键时候,化零为整共同抗金。
其中,大弟子卢俊义在北平就是抗金的桥头堡。但北平毕竟孤掌难鸣,好在林冲已经上了梁山。两人暗中联络,最终使得卢俊义成为梁山二把手。目的仍然是抗金。只是到了关键时期,策反梁山英雄,所以平常不便公开关系。
而周侗还有两个师兄弟,一个是北宋末年坚持留守在北方的抗金名将宗泽。一个是南方的著名武术家金台。
可能大部分人对金台比较陌生,但是练传武的大多知道《金台拳谱》。有言道,王不过霸(项羽),将不过李(李存孝),拳不过金(金台)。
金台与周侗是一南一北两个隐藏在民间的抗金势力培养者。明面上的是宗泽。栾廷玉、孙立则是民间武装势力。共同目的都是抗金。
只是栾廷玉所在团队与另一伙团队发生摩擦,进而火拼。这只是同一个大阵营内部的消耗。而诛杀史文恭,是因为曾头市本就是金国人在宋朝境内的据点。不论是清理门户,还是清除叛徒,卢俊义这个大师兄出面都是最合适的。
周侗之所以在年轻时做上八十万禁军教头,又是包拯引荐的。包拯这条线上,就有周侗、林冲。而奸臣阵营中,由于高俅上位,必然要剪除敌对势力。所以,才对林冲穷追猛打。最终林冲被逼上梁山。
周侗的一众弟子及师弟孙立都上了梁山。这时候,周侗的最小弟子岳飞还未成年。
最终,抗金的宗泽去世,岳飞成功接收了所有这些或明或暗的抗金势力。万人敌,也就是这个原因吧。
好了,编完了。
不过呢,关于两宋的小说挺多的,现在却不是很受重视。其实,里面还是有好多料可以挖的。这个回答只是随手一写,难免错漏。无非博君一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