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手握几十万大军的兵权,为什么不趁机自立为王反而叫刘邦封王?(韩信拥有绝对实力却不自立为王的原因)

韩信拥有绝对实力却不自立为王的原因

在楚汉战争的后期,韩信绝对是众多征战的人中最有实力的人。他虽然是刘邦的大将,但是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他都是一个人带兵打仗。他带领的那些军队,完全是属于他的。如果他能够在自己拥有绝对实力的时候,自立为王,凭借他雄厚的军事实力,以及超高的军事智慧,要想最终打败项羽和刘邦,其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韩信最终没有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结果,是刘邦对他极为忌惮,在他并没有犯什么错误的情况下就把他抓起来,后来甚至又被吕后和萧何无辜陷害,酿成了他悲剧的人生。

(韩信剧照)

那么,韩信在拥有绝对实力的情况下,为什么并不自立为王呢?

对于其中的原因,一般认为,这是韩信忠诚于刘邦的表现。而韩信自己也是这样说的。当年项羽看看打不过韩信,于是派人去劝说韩信投奔自己。韩信说,项羽这个人很自私,对人不好。而刘邦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因而他不会背叛刘邦。

那么,果真是韩信不愿意背叛刘邦吗?

如果我们研究一下韩信的理想和性格,我们就会发现,事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韩信是一个从小就胸怀大志的人。当年淮阴屠户挑衅韩信的时候,韩信不愿意和这样的小角色纠缠,就是因为他不愿意轻易丢掉自己的性命。同时,当韩信的母亲去世以后,他把母亲葬在一座高山之上,这座高山下面,可以住十万户人家。而这正是显示了当时韩信的理想,就是当一个万户侯。

也就是说,韩信有理想,但是仅仅止于万户侯,没有更大的要当皇帝这样的理想。如果他当年有当皇帝这样的理想,他也不会急急忙忙就派人请刘邦封他为“假王”,他一定会把自己隐藏起来,暗中发力,最后夺取天下了。

而且从韩信一生的作为来看,也可见韩信的这一特点。当年淮阴屠户挑衅他的时候,实际上他最好的做法,就是把这群泼皮打趴。打趴这帮泼皮后,这些人肯定会拥戴他,奉他为大哥。刘邦就是这样做的。刘邦没什么本事,但是性格豪迈洒脱爱结交人,因此大家奉他为大哥。但是韩信没有当大哥的心思,因此没有这样做。

(项羽剧照)

在秦末大乱的时候,天下诸侯并起,是个人,有没有本事,都会拉一帮人起来,占山为王,要想争夺天下。但是有大本事的韩信,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他最早是跑去投奔项羽,给项羽提了不少建议。但是这些建议都没有被项羽采纳。

如果韩信是一个有大理想的人,那么,在那时候,他离开项羽后,就应该去独自带队伍。他已经看出当时最厉害的项羽,也不过尔尔,他要是自己带队伍,绝对能打败项羽能一种诸侯,夺得天下。

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又跑去投奔刘邦。

而且,韩信在刘邦那里,搞得非常狼狈。由于别的士兵犯了错误,他受到连坐,差点被无辜地杀了头,莫名其妙死掉。当时如果不是遇到夏侯婴,如果他不说一句“为啥要杀壮士”这样的话,而夏侯婴看见他长得牛高马大,可能韩信就那样不明不白死掉了。这一个旷世天才,也就这样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刘邦剧照)

韩信要是选择自己带队伍,能有这样的遭遇吗?

接着,韩信由于不满意刘邦只让他当一个管后勤的官员,他又逃走。

韩信逃走,无非也就是想去找个新的赏识他的人来投奔。

这就是韩信的世界观,他不可能独立,必须要找一个赏识他的人,他才能放心大胆地发挥才干。萧何赏识他,后来在萧何的反复劝说下,刘邦也赏识他。因此,他开始如鱼得水,搞得风生水起。

对于他来说,将来能够坐镇一方,当一个诸侯王,已经心满意足了。所以,他怎么会造反呢?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韩信在实力最雄厚的时候,包括韩信的部下,包括敌方项羽都劝韩信单干,而韩信却不单干的原因了。

最后需要说一下的是,事实上刘邦多虑了。韩信虽然很厉害,但是他根本就没有造反的打算。就算他自己对从齐王被迁徙为楚王不满,就算赵相陈豨不断撺掇他造反,但是他一直没有做出行动。可见,他确实不愿意造反单干。刘邦杀他,他实在是有些冤枉。

(参考资料:《史记》等)

秦腔朱春登放饭里的说法对刘邦封齐王的背景和韩信的动机进行了解析

秦腔朱春登放饭里有个说法,早饭已过,午饭未到,你来得不是时候。韩信向刘邦求封齐王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有兵有地盘就能自己称王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称王也必须依照基本法了。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攻占了陈郡,陈郡父老劝陈胜称王的时候,理由是陈胜起兵反对暴秦,对天下有功有德,所以可以自立为王。也就是说,陈胜称王是陈郡老百姓推举的。陈胜也是秦末天下大乱之后,唯一一个以这种方式称王的人。

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之后,战国七国中被秦国灭了的各国纷纷复国,称王的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刘邦派出去掠地的大将,被陈胜册立为王,比如武臣韩广,另一种就是六国贵族遗民起兵杀死秦朝的地方官,自立为王。

但这两种诸侯王的下场完全不同。秦派章邯率骊山囚徒出关东镇压起义,陈胜很快就兵败身死了,而受益于他起义才起兵复国的六国贵族建立的诸侯王都作壁上观,并未积极救援陈胜。而陈胜册立的两个诸侯王也很快就被消灭了,取代他们的是六国贵族。

但这时候的大形势仍然是六国合纵反秦,楚国是盟主。张楚也是楚,陈胜起兵后就是以六国盟主的身份主持反秦。陈胜死后,楚国仍然是盟主,只是这时候的楚国变成了楚国老贵族项梁找来的楚王景驹,后来又变成了从民间找来的楚怀王。

后来在灭秦过程中充当主力的刘邦和项羽,都是在楚国的旗帜下战斗的。甚至包括刘邦起兵后称沛公,也是按照楚国制度做出的决定。因为秦朝的县令叫县令,而楚国的县级长官就是称公的。刘邦起兵是在沛县,杀死秦朝的县令之后,沛县父老就推举刘邦做了沛县的县令,按照楚国的制度称为沛公。

项羽和刘邦率军灭秦之后,项羽对原来的诸侯王进行了调整,将各国的地盘拆分为三四个诸侯国,比如赵国分为常山国和赵国、代国,秦国故地分为汉国、雍国、塞国和翟国。除了保留原来的六国贵族之外,新增加的诸侯国基本上都是军功封王。

项羽对诸侯国的调整引起各诸侯国的不满,加上项羽杀死了反秦时的盟主楚怀王,所以刘邦趁机从汉中杀回关中秦国故地,很快就基本上占领了秦国全部故地,并为楚怀王发丧,号召诸侯联合起来反对项羽。也就是说,刘邦通过这个方式,把楚怀王的盟主身份接过来了,他成了新形势下的反项羽联盟的盟主。

就是在这个形势下,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率兵东征,先后灭了赵国、魏国,又迫使燕国向刘邦投降,然后转兵南下,攻占了齐国故地,为刘邦灭项羽的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时候因为留下来的诸侯基本上都是六国贵族,已经没有平民出身的诸侯了,刘邦也是按照楚怀王的许诺和项羽的分封建立的汉国。

所以,韩信这时候想成为诸侯王,就只能援引项羽调整诸侯王封地时候的做法,也就是军功封王。而在此之前,刘邦还没有采用过这个做法。因为项羽是在灭秦的任务已经完成之后,才像周初的分封一样,是在成功之后的分赃,而刘邦认为自己这时候还没完成灭项羽的任务,当然不能这么早就封王。

所以,刘邦的第一反应觉得韩信这是在关键时刻要挟他,不同意。而在张良暗示之后,刘邦瞬间回过神来了,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灭项羽,这是大局,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就同意了韩信的要求,封韩信为齐王。

这之后,刘邦就开始为了联合更多人一起反项羽,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为了灭魏,又封了彭越为梁王。但到封卢绾为燕王之后,就没有再封异姓王了。因为这时候已经天下大定,刘邦已经开始筹划消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以夹辅王室。

总结起来就是,虽然韩信封齐王的时候坐拥三十万强兵,又占据着齐国故地,却仍然要求刘邦封自己为王,就是因为他已经错过了有兵有地盘就可以自己称王的时期,也错过了项羽以军功封王的机会,现在还想封王,又不愿意等到灭项羽之后再封王,就只能求刘邦先封自己为齐王,而且是假齐王,也就是代理齐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