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真的存在湘西赶尸?(上世纪湘西赶尸:真相揭秘)
上世纪湘西赶尸:真相揭秘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种类型的电影片叫”僵尸片“。一般都是前边有个道士,后边跟着一堆行尸,这个其实在现实当中是有原型的。现实中的原型就是湘西赶尸。
清朝末年的时候,在湘西一带走路,尤其是走晚路,有时候就能碰到前边有个人,看着挺神秘的,有戴草帽的,也有戴青布帽的,手拿小九音锣跟摄魂铃,后边就会有一个或者两三个晃晃悠悠跟着走的尸体,这个现象叫做赶尸。前边这个赶尸的人称之为”赶尸匠“
赶尸匠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赶尸匠也是需要条件的。首先赶尸匠必须胆子大,而且力气大;其次赶尸匠需要面相丑恶一些(古代人讲神鬼怕恶人);再一个就是方向感要好(因为赶尸就是把尸体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方向感很重要)。
历史上为何唯独湘西有赶尸这一现象?湘西在湖南西边,靠近四川东边,贵州东南一带,只有这个地方才有赶尸这一说,是因为跟这个地方的风俗有关系,只有这个地方有赶尸客栈,所谓赶尸客栈其实就是两三间茅房,两个大门常年开着,一般都是把尸体放到门口门的两边,赶上下雨天才会把尸体挪到屋里来;第二点,这个地方的百姓信这个,当地人听到摄魂铃的声音都会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躲着不看,第二件事就是把自己家的狗栓好不让狗乱叫,怕把尸体惊诈尸了;第三点,赶尸需要崇山峻岭长途跋涉,走很多山路,一般北方的村庄都是村子中间有道,要是有人赶着尸体从村子里走,村子里的人肯定不会同意,只有湘西村子的道没有在村子里,而是在村子边,所以赶尸从路上行走就不会影响到村子里的人。因此湘西独特的地貌才造成了这个地方有这个职业。
湘西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崇山峻岭,过去有句话叫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当时这个地方的人都很穷、落后,这个地方的人都是以狩猎、采草药,往往需要跑到川东或者黔东(贵州东边跟四川东边),到这些地方讨生活,这些地方环境极其恶劣,经常有人就会死在那里,而且这些人都是穷人,中国人都讲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死在外边就希望能够回老家安葬,加上奇特的地貌(崇山峻岭),车辆都无法行驶,一种奇特的生活方式,就促成了赶尸匠的存在。
那么死人真的能站起来走路吗?现在就来揭开这个谜底。首先要感谢我们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事情发生在1950年,有两个解放军就在这里的深山老林巡逻,为了防止土匪探子相互之间通声气,结果在山里巡逻的时候就碰到了赶尸匠,两个解放军是北方人没见过这个也挺害怕,害怕归害怕但是也怕是奸细或者坐探,然后就在后边跟踪赶尸匠,一直到天黑来到了一家客栈,就住在赶尸匠对面的屋里,到晚上十点左右的时候,这两个解放军就敲对面的门,想进去看个究竟,进去后看到赶尸匠正在吃饭,屋里确实有两具尸体,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回自己屋了,回屋后两个人又开始琢磨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后来想起来赶尸匠屋里桌子上有三双筷子,按理说一个赶尸匠不可能用三双筷子啊,为了不打草惊蛇,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两个人决定第二天天亮后继续跟踪赶尸匠。
第二天一早两个解放军战士就跟踪赶尸匠到了深山老林,把枪子弹上膛后,就把赶尸匠给拦了下来,结果赶尸匠一回头差点没把两个解放军战士吓死,因为昨天晚上他们看到的赶尸匠是一个中年男子,长着络腮胡子,而这时看到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子,岁数也就二十出头。后来两名解放军战士就把赶尸匠一伙带到了当地一个军方的办事机构,到这儿才把谜底揭开,赶尸,是尸体不假,但是尸体里边是活人,其实赶的尸体不是全尸,是死人的脑袋跟四肢,有的把内脏掏出来就是现在用防腐做木乃伊,把这些捆到一个草捆上,然后由活人背着草捆往回走,一个赶尸匠两具尸体,其实是三个活人带两具尸体,这才揭开了赶尸匠的谜底。崇山峻岭,一走走个把月,尸体容易腐烂,因此赶尸匠都是在秋冬两季接活,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尸体不腐烂,所以就用做木乃伊的方式,内脏掏空放上草药,脑袋四肢都做了防腐,湘西是以苗族为主,大家都知道苗医苗药很灵验,这就是真实的湘西赶尸匠谜底。他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观念——落叶归根,这么些年在外地干活,死在他乡不好,不管怎样也得送回家安葬,他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宿命式的死亡观,所以才有了湘西赶尸这个非常神秘的行当。
湘西赶尸:历史真相与影视创作的探讨
1997年11月8日,香港著名影人林正英过世了。在他身后,留下了太多的僵尸类电影,成为了70后、80后等几代人的永恒回忆。
林正英饰演的僵尸类电影,剧中的僵尸通常都穿着清朝的官服,后面拖着长辫子。他们不仅面部煞白,而且还会贴有符咒什么的,往前移动全靠一蹦一蹦的跳跃,至今想起来还让人心有余悸。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僵尸存在?答案显然是没有。不过,林正英拍摄的僵尸电影并非完全无的放矢和虚构想象,而是的确有所借鉴和引申。比如,神秘的“湘西赶尸”就是他创作电影的源头之一。
湖南湘西地处湘、鄂、黔、渝四地的交界处,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是典型的“边、山、穷”地区。而且,此地少数民族众多,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他们对于生养死葬和鬼神之说比较信奉。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湘西一带经常会在野外遇到诡异的情形,以至于当地人都不敢晚上出门。一个戴毡帽的人会低头在前面走,手里拿着神秘的铃铛,后面跟着几个披黑衣的人影,摇摇晃晃但却队列整齐地跟在后面,这个现象就是“湘西赶尸”。
负责带路的人叫做“领尸匠”或“赶尸匠”,手里的小铃铛叫做“摄魂铃”,披着的黑衣叫做“裹尸布”,黑衣人脸上贴着的黄纸叫做“镇魂符”。当然了,我们现在知道这些都属于封建迷信,但在当时却非常的恐怖。
赶尸这个行业特别神秘,准入门槛非常高,不像现在的相声或小品演员,呼啦啦一下子就能跪倒一大片徒弟。赶尸匠收徒非常严格,也非常谨慎,首先得十六岁以上,小孩儿绝对不行,而且体格要壮,胆量要大。
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师父才有可能收你为徒,否则一切免谈。不过,即便是将你收入门下了,也不能到处张扬,就像当今的演艺圈一样,我拜了什么什么人为师了,在赶尸界必须以低调为先。
拜师以后,必须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地在师父家学习相关技能,比如扎纸人、画黄符、背阴历、定风水等等。大概在两三年以后,才有机会去出外勤,鉴于行业的忌讳和习俗,通常会说“走一趟脚”。
除了林正英的僵尸电影外,去年热播的由潘粤明和辛芷蕾饰演的《怒晴湘西》也提到了赶尸现象。而且,这部剧还第一次在荧幕上呈现出了赶尸客栈。
说白了,赶尸匠也是人,赶尸工作也会累,累了自然需要休息。但是,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他们都是选择昼伏夜出,而且为了避开人群,都会选择走一些崎岖难行的小路,沿途自然缺少客栈。
不过,面对市场的空白,很快就有人进行了填补,于是赶尸客栈应运而生了。通常,这种客栈规模都不大,往往就只有一两个胆大的伙计,或者是老板本人兼伙计。这些人,往往都是五六十岁无儿无女的绝户,自己个儿命硬且胆大。
甚至于,有的赶尸客栈一个伙计都没有,完全无人值守,老板每隔几天备足食物和饮水就离开了,等赶尸队伍来了以后全靠自助,按照行情价留下银两。由于这种赶尸客栈非常邪性,以至于毛贼和土匪都不敢光顾,安全和防盗问题大可不必担心。
绵延上百年,湘西赶尸这种现象和职业一直都若隐若现的存在着,一直持续到了建国后。1950年,解放军奉命在湘西一带进行剿匪,才在无意中揭开这个湘西赶尸的神秘面纱。
当时,有两名年轻的侦察员负责进山勘察地形,恰巧碰到了一支赶尸的队伍。由于两人都不是本地人,更没有听说过这种赶尸现象,所以一开始就被吓坏了。只见,赶尸匠拿着小铃铛戴着草帽遮脸,低着头不紧不慢地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几个裹黑布的人影。
虽然内心有些害怕,但出于职责,这两个战士还是悄悄跟了一个晚上,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帮才在一间破败的客栈住下了。两名战士进去找老板打听,才知道这些人其实是赶尸的,在这一带很常见。
为了担心有土匪冒充,俩战士决心敲开门进行检查。进门后,只见赶尸匠正在吃饭,桌上摆着白酒和几个小菜,几具尸体都在门前一排立着,掀开黑布后一一查验,的确都是死人。
还是不放心,俩战士硬是等到天黑,在这帮人即将上路时,再一次拦下检查。这次,傻眼了!昨晚见到的赶尸匠和今天的赶尸匠竟然不是一个人,眼见无法蒙混过关,这帮人终于道出了赶尸行业的秘密。
原来,所谓的“湘西赶尸”,赶的是尸体不假,但只是尸体的脑袋和四肢而已。其中,内脏早就掏空了,在用防腐剂处理后,每个尸体的两只胳膊都被抬起来用混子穿成串,前后都用活人背着,看起来就像两支胳膊搭肩膀走路一样。
试想,在崇山险岭中走上几十天,如果是整个尸体的话不仅沉重,而且还会腐烂。所以,赶尸匠在接到活儿以后,首先要把内脏掏空,然后进行防腐处理,用木棍绑好后上路出发。至于说,什么摄魂铃、镇魂符什么的,完全就是为了增加神秘色彩以唬人,防止被黑白两道刁难。
到了清末后,好多的赶尸匠已经变得“不务正业”。他们与各种势力勾结,利用“湘西赶尸”进行贩运毒品、走私军火、盗掘文物等勾当。
综上所述,真正的湘西赶尸的确在历史上出现过,只是没有那么的诡异和神秘,更没有难么恐怖。事实上,本分的赶尸匠都是穷人出身,都是为了谋生才如此。说到底,也是为了实现古人一种落叶归根的心愿罢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