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之砒霜彼之蜜糖,用心理学怎么解释?
“吾之砒霜,彼之蜜糖”,原句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出自亦舒的《曼陀罗》:
女人就像一朵曼陀罗花,美丽动人却带有剧毒。当你被她吸引,忍不住想要靠近,你越靠近她,越被她迷惑,最后只能像失去知觉的虫子一样,从曼陀罗美丽的花叶中坠落而死。“感情是很主观的,我不喜欢稀奇古怪的女子,她们令我紧张。日常生活,最要紧的是舒适轻松。”
这句话是意思是,你眼中视若珍宝的蜜糖,却有可能是别人视若毒药的砒霜。
这句话包含着辩证思想,即同一个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对于你而言是蜜糖,是很好的东西,但对于另一个人而言,很可能是毒药。
认知: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一样的东西,对这个人来说是好的,对另一个人来说,却是不好的,这是人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所呈现的不一样的出发点,而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也就是说,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不一样,即认知不同。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按照一定的关系所组成的功能系统,所实现的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用。
在认知活动中,个体需要先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再转换、简化,然后合成、编码、接着储存、提取,最后才是重建与概念形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信息加工处理的完整过程,是人们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也是个体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
人们可以通过言语、色彩、形体或印象,去理解、体验与表达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中的一般意义,以与人、社会、自然和宇宙最一般或最本质的方面,建立认知的、道德的与审美的联系。但每个人所接收和提取的信息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当人们对同一个事物因感知所接收的信息有所差异,看到的便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面。
举个例子。
小张和朋友小李一起游泳馆。对于小张而言,从小怕水,游泳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但他也真心的想学游泳,所以也很认真。憋气、漂浮、姿势等都没有问题了,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学会松手,放开来游。但是,每次一松手,小张就觉得自己好像快要溺水了,结果憋气、姿势什么的全都乱了,于是就变成了挣扎,而不是游泳。
这时,旁边一位大哥实在看不下去了,让小李帮小张一把,大概的意思就是,先扶着小张,然后趁小张不注意,冷不丁的松手,如此一来,小张因为没了扶助,肯定能学会游泳。小李一想,好像有那么点道理,之前自己也是这么学会的。果真就按照那位大哥的意思做了,结果……把小张呛了个半死。
这就是认知的差异。那位大哥和小李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在他们的感觉里,虽然当时被松手,感到很害怕,求生欲非常强,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求生欲,自己反而学会了游泳。呛水难受吗?难受,但是他们觉得这是学游泳的人必须经历的。实际上,很多人也常常这样说,“学游泳吗?多呛几口水就学会了。”总的来说,也可以说是一部分人的经验之谈。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学会游泳的。也许还有那么些人,就是经过了漫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才最终学会了游泳,也可能有的人,从来就没学会。“旱鸭子”也是大量存在的。不过,对于小张而言,只要松开,就意味着自己要沉溺,除非小张能改变这个想法,否则任何情况下突然松手,对他来说,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有些事情在这个人看来信手拈来,但在另一个人而言,可能比登天还难。好在小张最后也没什么事,只是仍然在学游泳的道路上蜗牛般的前进着。
而这个例子,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对教育也所有启发,即“因材施教”,一个教育方式可能有人适合,也可能有人不适合。这是“吾之砒霜,彼之蜜糖”的一种心理学解读。
认同:意识与潜意识的战场
“吾之砒霜,彼之蜜糖”还可以用另一种心理学角度解释,即认同与接纳。
所谓认同,就是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成就或权威高的个体或团体模仿与学习,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
认同可以由很多种类型:
1.与父母的潜意识或幻想认同
父母对子女总有一些期望或者有一些欲望。比如,期望子女成长为自己内心理想的模样,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子女身上。这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前者有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味,后者则是将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
举两个例子。小林的父母希望小林能够考上好的大学,所以对小林的学习要求比较严格,有时候甚至对他的休闲娱乐也进行限制,在父母,这是他们的乐趣,是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在小林,学习压力太大了。
第二个例子。小陈小时候想学钢琴,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于是带着遗憾结婚、生子,等到女儿上小学了,她便把自己小时候不能实现的愿望全部投注在女儿身上。在小陈,自己的愿望通过女儿实现了。在女儿,钢琴不是自己喜欢的,自己没有自己的生活。
2.与攻击者认同
事先感到有敌意而抢先表现出不友好的态度,甚至虐待对方。比如,寄养的儿童,会抢先攻击新的看护人,或攻击他们亲近的人,来解决他们把敌意投射到父母身上后的焦虑。在儿童,他们的焦虑缓解了。在新看护人,他们很委屈。
3.与内射物认同
内射物主要是潜伏期形成的,一种关于某人的影像,最后成为超我的一部分。比如将已故的爱人的缺点投入到自身影像,最终无意识的转移到自己身上。这样做的结果是意识感到舒服了,因为思念得到了解决。潜意识感到不舒服,因为那不是本意,最终可能引起反应性抑郁症。
4.与丧失的客体认同
留住或抓住失去的重要亲人或爱人的某些事物或特征,来减轻由于思念而产生的痛苦。结果是,意识的痛苦得到了缓解,潜意识的痛苦却增加了,因为当事人并没有真正走出来。
5.与受害者认同
通过容许自己被伤害或通过使自己受伤,来让自己表现得像林一个人,以满足自己的救赎或内疚,或摆脱愤怒。这种比较少见,通常见于一些俄式做尽,想要悔改的人,有时表现出善的一面,想将功补过,但对于被他伤害过的人而言,留下的心理阴影无法估量。
6.与理想的形象或客体认同
模仿某个你认为非常棒的人,或者赞美你理想中的某个人,这种防御在某些迷信的人身上也存在过,为的是逃避各种不愉快。唐开元年间,某年秋天,御园太液池中的白莲竞相开放,引得众嫔妃纷纷夸赞,玄宗却指着身边的杨贵妃说,“你们都夸池中花之清丽,可谁又知道朕身边这朵解语花的奇妙呢?”然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她能解玄宗语,却不能解天下民生。她的亲戚仗势欺人,她的义子叛变夺权。最终,杨贵妃被赐死。
7.与幻想认同
按照自己的设想,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行事,这个设想通常是基于某个偶像或英雄,为解决自卑的焦虑。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的焦虑得到了缓解,但对于周边的人而言,不见得认可,也不见得接受,还可能人家根本不需要这种帮助,甚至是个别人带来了烦恼。比如,在课堂上推崇自己的偶像,自己的情感得到了宣泄,但学生的三观受到了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