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历史上开国太子基本上都不能顺利继位,或者不得善终?(开国皇帝贪恋皇位 太子继位困难)
开国皇帝贪恋皇位 太子继位困难
历史上先后有7位开国太子没能顺利继位,3位虽做了皇帝也没有善终。出现这样的情况,说白了还是因为诱人的皇位。为了那把“龙椅”,英明神武的开国皇帝贪恋皇位,苦苦等待的开国太子没了“耐心”,能力超群的皇子背后捅刀,强势“娘娘”独揽大权,当权大臣离心离德。开国太子如果还不低调,可能稀里糊涂的就成了别人的“刀下鬼”。别说顺利继位,保命都难!
老子南征北战,提着脑袋过日子,才打下来江山,好日子还没有过瘾,我要长生不老,永远做皇帝。秦始皇嬴政就是典型的代表。
秦始皇赢政(前259年—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13岁继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指挥大军灭六国统一天下,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修长城灭匈奴,自认为徳兼三皇,功盖五帝,自称皇帝。
秦始皇嬴政
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终于由赢政完成了大一统。面对列祖列宗,他露出了巨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在朝廷上也显示了蔑视一切的王道和霸气。他事必躬亲,日夜操劳,同时他也惶惶不安,怀疑别人觊觎皇位,他享受万民拥戴的感觉,于是他追求长生不老,期望永享皇帝荣光。
致使他看好的长子扶苏(他的情况下文具体讲),一直没有被立为太子,秦始皇死后扶苏不但没能继位,还被迫自刎而死。
唐高祖李渊的太子李建成礼贤下士,温文尔雅。父亲带兵出征,他驻守河东老家,备军粮供兵器协调各方,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李渊信任。
李渊也精心培养他,作为嫡长子继承皇位也是顺理成章。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正当做着皇帝梦的时候,没有躲过自己亲弟弟李世民的一箭,命丧玄武门。当然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历经图志,虚心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历史是无法改变的,谁又能说李建成不会是个好皇帝呢?
唐朝开国太子李建成
相对于唐太子李建成,宋朝开国“太子”赵徳昭就更尴尬了。太祖皇帝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在弟弟赵匡义及一些手下的拥戴下,黄袍加身做了大宋皇帝。赵徳昭是最年长的儿子,也是名义上的“太子”。
宋太祖在位时,赵徳昭年幼,而皇叔赵光义有拥立之功,战功卓著,深得信任。于是赵匡胤驾崩时,有了历史上的“烛光斧影”之谜,皇叔赵光义当了皇帝。三年后,赵徳昭自杀身亡,终年 二十九岁。
宋朝“太子”赵徳昭
作为太子,位置是很尴尬的。表现突出了,老皇帝会认为你等不及了;你太低调了,感觉你能力差。这个尺度,需要好好拿捏。
《隋书》中有“勇颇好学,解属词赋,性宽仁和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从中可以看出隋朝太子杨勇好学向上,性格宽厚,可是他有个毛病“好色”。
历史上说,说杨勇“性奢华,多内宠”,也就是说比较高调,生活奢侈,妻妾较多,而皇帝老爹和皇后老妈最讨厌奢靡不会,结果被废。如果再忍几年,说不定就没什么隋炀帝了。杨广继位后,假借文帝诏书赐死杨勇,其子全部被流放,后来也全部被害死。
隋朝太子杨勇
开国之君不好做,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考虑的事比较多,后宫的事操心的就少了,就给了“娘娘们”可乘之机。
汉高祖刘邦死后,儿子刘盈继位。刘盈性格懦弱,并没有什么实权,而是老妈吕后专权。在厕所,看到戚夫人被自己心狠手辣的老妈残害成“人彘”后,内心惶惶,解酒消愁,最后郁闷而死,死时年近24岁。
汉朝开国太子刘盈
还有历史上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朝傻皇帝——司马衷,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太子。在位时皇后贾南风把持朝政,任内发生了“八王之乱”,在位无一日安宁,最后也被人毒杀而死。
每个皇子后面都有自己的团队,还必须有些支持的力量,太子也不例外。
扶苏(前241年—前210年),嬴姓,名扶苏,又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一来比较有远见的一个政治人物。
他主张天下初定,国家百废待兴,反对“焚书坑儒” ,主张修养生息,与秦始皇的强势主张不一致,认为他懦弱,派他去边境监军锻炼。
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继位执政,对自己不利,便伪造诏书,扶持胡亥当了皇帝,逼迫扶苏自刎而死。
秦朝“太子”扶苏
中国历史五千年,开国太子不能善终,始终是个历史之谜。争来争去其实就是为了人人向往的“龙椅”。“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是书海里游泳的鱼,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中国历史上为何开国太子继位坎坷?
从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起,中国又经历了汉、晋、隋、唐、宋、元、明、清七个大一统王朝,中间还穿插了很多地方独立势力或偏安一隅的小王国。确如题目所说,开国太子继位都比较坎坷,且很多开国太子无法继位。
一、开国之初,天下初定,此时,为推翻前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们迅速变成横行不法的骄兵悍将,成为阻碍新朝发展的政治祸害,皇权与相权的争斗,皇帝对手下开国将帅权利的剥夺,这一过程有时候相当激烈,甚至是你死我活。太子作为未来的储君,王朝重要的一支势力,难免在这场争斗中卷入其中,甚至成为牺牲品。如果太子没有站好队伍,或为了个人利益选择了不当的措施,比如私交大臣,威胁在位皇帝的统治,可能就容易被废。
二、新朝建立时,依靠武力争夺或政变取得政权,建立正统还需时日,也就是说,君权神授这一说法还没有得到天下的广泛认可。在皇室内部,开国皇帝众多的皇子们也不会一下认同。他们会认为,继承大位的并非只是太子,只要自身能力得到肯定,也可以继承。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当他作为秦王时,功劳却超过了太子李建成,并在南征北战中发展了自己的庞大势力,最终成为李建成继位尾大不掉的障碍,并酿成了惨烈的宫庭政变“玄武门之变”。
三、开国皇帝大多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寿命较长。作为开国皇帝,他们大多数经历了无数南征北战或者各种政治斗争,没有强健的体魄是无法胜任的,所以大部分人寿命都较长,很多人都活过70岁,这在古代医学水平较低时,算是高寿了。皇帝寿命长自然容易熬死太子,很多开国太子没等到继续就先死了,比如说明开国太子朱标,虽然朱元璋对他无比信任,他也很有能力,可朱元璋还在,朱标就去逝了。
四、开国皇帝由于身体好,也没有近亲结婚,且皇子们大多参与了王朝建立过程,所以开国太子的兄弟们都很强,他们个个都有继位的能力和野心,也为开国太子顺利继位增加了难度。到了后面几代,皇帝婚姻大多为了亲上加亲,生了一堆不中用的儿子,且这些皇子在深宫长大,能力十分有限,能选出一个当太子就不错了,其它的皇子大多醉生梦死,反倒无意于辛苦的帝王生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