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剧等影视作品是不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会更多一些(影视作品的社会功能)

众所周知,一般影视作品本身确实是带有娱乐属性的,因此说它是一种“娱乐”也无可厚非。然而,影视作品通过自带的娱乐属性,带给观众的娱乐感也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的,而不是物质层面上。这一点大家也是认同的吧。同时,影视作品又是文化的产物,观众在观看影视剧获得娱乐感的同时,不管是主动有意识的,还是被动无意识的,都会在精神层面上受到其所观看的影视作品的影响,也就是能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某种需求。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们在观看影视作品的时候,不仅能获得娱乐,而且也肯定都能获得精神层面上的某种满足感。影视作品的娱乐属性和它所具有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属性是不能完全分割开来的。人们观看影视剧的行为本身即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精神享。

再回到这个问题,人们观看影视剧是追求娱乐的因素更多呢,还是追求精神层面某种满足感的因素更多呢,这就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了吧。我相信大家的观点也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比如,有的人喜欢看喜剧作品,纯粹就是为了开心,为了毫无顾忌的开怀大笑一场,用这样的方式来放空自己,什么也不去想,从而暂时摆脱生活工作的压力,放松疲惫的身心。再比如,有的人喜欢看恐怖片,可能纯粹就是寻求刺激感的好奇心使然,在自己吓自己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某种满足的快感。还有的人喜欢看爱情片,可能更多地是出于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向往,同样也是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影视作品的娱乐属性和其在精神层面上对观众施加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

看到这个问题,我也联想到了影视剧作品的属性问题,有了一些感触,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么我就借花献佛,谈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吧。

影视作品不仅仅是只具有娱乐属性的。换个角度,把影视作品当成精神文明的产物,从一种更加宏观的视角去看,我们会发现,娱乐属性只是影视作品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诸多属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娱乐属性,影视作品还具有引发共鸣、文化传播、价值观引导、反映社会历史等更加重要的社会属性。

比如,曾夺得年度票房冠军的主旋律大片《战狼2》《红海行动》等无不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还有《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无不开创了国内类型电影影史的先河,在创造了一个个票房神话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

再看国外的电影,就举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吧,《阿甘正传》,别的不说,光从这部电影包含了了美国社会发展数十年的缩影来看,就可以看出它所具有的的文化传播属性了吧。

在当前这个各种文化元素相互交融的多元化的社会,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人们可以为了娱乐而去观看某部电视剧,也可以为了更高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去品味某部电影。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只有目的的不同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