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和荣格的《心理类型》哪本更值得读?(《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与荣格的心理学对比阅读:深入了解梦的科学解释与个人无意识的探索,获得全面的心理学知识。)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与荣格的心理学对比阅读:深入了解梦的科学解释与个人无意识的探索,获得全面的心理学知识。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是2009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文聘元。该书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生活画卷、精神分析、《梦的解析》之神髓。

弗洛伊德(1856-1939),20世纪最有才智和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开创者,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不管有多少人对弗洛伊德著作翻天覆地批评,试图否定或加以种种限制,它的魅力依然是强有力的,弗洛伊德依然是20世纪思想界最有权威的人物之一。

本书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梦”的著作。在书中,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科学性探索和解释,发现了“梦的工作”原理,以其天才式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开创精神指出“梦是愿望的满足”,挖掘出人性的真正主宰——潜意识。

在书中,弗洛伊德以数百个有趣的梦为实例,以流畅的笔触一一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深沉含义,对诸如“梦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做梦?“梦中的情形为什么通常稀奇古怪?”“梦的意义何在?”“梦的原动力何在?”等一系列困扰人类数千年的疑问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弗洛伊德称该是他“所有发现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一生中只会有一次的“领悟”。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鲁本·弗洛伊德这样评价:“《梦的解析》一书中所阐释的梦的基本理论至今仍然大体上未受到挑战,甚至任何值得认真研究的替代理论也没有出现过。”

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做的,是最普通而普遍的人类精神现象之一,然而又是一种极神秘的精神现象,古往今来的人们尝穷己之力释读之。在人类所有解梦的努力中,有一种被公认为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弗洛伊德认为,梦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梦是梦者愿望的表达,这经过或许是曲折的,间或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梦中的情景仿佛一幕现代派风格的荒诞剧或者一个最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一样。且听,谜一样的梦就如此解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有关梦的科学文献

一 梦与清醒状态的关系

二 梦的材料——梦中的记忆

三 梦刺激及来源

四 梦在醒后为何被遗忘

五 梦的心理特征

六 梦中的道德感

七 梦的理论和梦的功能

八 梦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第二章梦的解析方法——一个梦例的分析

第三章 梦是愿望的满足

第四章 梦的歪曲

第五章 梦的材料和来源

一 在梦中最近的和无关紧要的印象

二 作为梦来源的婴儿期体验

三 梦的身体来源

四 典型的梦

第六章 梦的工作

一 凝结

二 移置作用

三 梦的表现方式

四 梦材料的表现力

五 梦象征性的表现:一些典型的梦例

六 例证——梦中的算术和演说

七 荒谬的梦——梦中的智力活动

八 梦中的感情

九 二级制作

第七章 梦进程中的心理

一 梦的遗忘

二 倒退

三 愿望的满足

四 梦引起的惊醒。梦的功能。焦虑的梦

五 原本的和继发的过程。压抑。

六 潜意识和意识。现实性。

附录

译后记

荣格《心理类型》:

荣格的类型学中两个基本态度是外倾性与内倾性。

外倾性是指“一种开朗、率真和适应性的性格,易于适应给定的情境,依恋形成快,不将任何疑惧放在心上,在面临未知的情境时常常自信而又欠考虑、草率”。

内倾性则相反,指的是“一种犹豫不决、深思熟虑、害羞保守的性格,不善交际、退缩,总是有些防御,倾向于以不信任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荣格指出人不是完全内倾,也不是完全外倾的,而是同时具有内倾和外倾两个方面。

术语解释:

外倾:荣格提出的两种基本态度之一。主要特征是外向的、相对自信的生活倾向。

内倾:荣格提出的两种基本态度之一。主要特征是持退缩、沉思的生活倾向。

非理性机能:对事物不进行评价就接受的方式。在荣格看来,感觉和直觉是非理性的功能。

个人无意识:荣格理论中,包含所有的个人经验但不为意识所察觉的领域。

集体无意识:超越个人经验的原型和本能的积淀。这些超越个人的经验是人类进化的残留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被激发。

两者各有研究的方向,如果对心理学感兴趣,不妨结合起来对比着读,可能会让你有更大的收获!

"Jung vs. Freud: Exploring the Allure of Psychology and the Limitations of Focusing Only on Sexuality

我更喜欢荣格这个“实验主义者”,既大胆假设,亦小心求证。弗洛伊德那本书我也从头到尾读过一遍,觉得他艺术气质重于学术气质。可以理解,因为人类的爱情与两性关系里的美感都需要想象,一如由海中泡沫里凭空升起的爱美神维纳斯。

但是心理学若仅止步于两性关系或把所有心理问题都归源于两性关系,就有点太过了。

人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需求,心理倾向亦男女有别。打个比方,两性关系如婴儿曾经咬着不放的奶嘴,到了时候他们就能放下了。哪怕有部分坚决不放的,社会和家庭压力也会逼他们“改邪归正”,何以见得都会产生心理阴影呢?我自己就早忘个一干二净了!

所以心理问题可以有三个大方向:社会关系、职业和两性关系,绝不止于两性关系。其实我更喜欢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博士,承认“自卑感”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而人一生都在跟自己比赛,超越自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