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脾气?(如何控制脾气,拥抱负面情绪?)
如何控制脾气,拥抱负面情绪?
我觉得看医生是不需要的。即便是心理医生,大多告诉你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很常见。关键是得训练。
说实话,曾经我也是一暴脾气。生完孩子,跟你一样,处于哺乳期时,各种烦躁。产后辛苦促使我频频爆发。
后来意识到这样不行,开始慢慢改正。读了许多书,做了许多练习,最终改善。现在将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现在你爱发脾气,是因为你太累了,日常事务太繁琐。要照顾老大,还有吃奶的老二。精力透支、睡眠不好。
睡不好、吃不好,身体状况不好,都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所以,有时候不是你这个人的“性格问题”,而是环境对你不友好。
试想,如果天天很悠闲,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谁会没事儿找事儿?
作为母亲,照顾孩子是咱不可避免的责任,在承担责任过程中,又不免消耗自己。所以,天下没有不发火的妈妈,这样看待自己,不要陷入到愧疚、自责中不可自拔,不然你会被这些情绪拖累,很难走出。
另外呢,咱还要意识到情绪、甚至负面情绪是人的本能,本身没有好坏。只不过用的地方不同而已。
在《消极情绪的力量》这本书中说愤怒可以保护我们、愧疚可以让人吸取教训、焦虑能够提供动力,帮人避免长期压力。
想通了这些,你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自己的情绪。越是排斥自己的坏情绪,你越是不能跟他们和解。因为情绪是天生的,不可能排除掉。
在《白熊实验》这本书中,用实验验证了一个结果:越是排斥,越会加深大脑对某一事物的印象。正确的做法是拥抱“白熊(这里白熊为你想排除掉的东西)”。
前几天跟孩子一起听王弘治讲《西游记》,说到猪八戒都修成正果了,还被封为净坛使者,让他享受吃喝。为啥呢?
王弘治的解释我很喜欢:人不可能排除欲望,而是要跟自己的欲望和解。控制自己的欲望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也符合佛学要义。
那么,下面我们就讲讲,如何“拥抱白熊、跟自己的情绪和解”。
你爱发脾气,出现负面情绪是身体给了预警:
要改变现状,就要从以上两方面下手。我当时是这样做的:
在《游戏力》《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这几本畅销的育儿书籍中,都指出,家长,特别是妈妈们,要好好照顾自己。
我们每天照顾孩子、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消耗,总有一天我们的能量会被耗光,所以我们要给自己充电。如何充电呢?
运动、跟朋友互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获得心流体验,这些都可以给我们充电。
我不爱运动,但会尽量抽时间,让别人帮忙带孩子,哪怕20-30分钟,在小区里走走,听听音乐;
我爱读书,会给自己一个时间,静静地读一会儿。获得新知的快乐,会帮我扫除阴霾;
我还会在朋友群里,发发牢骚,吐吐槽。吐过后,虽然还要面对问题,但说话本身就有疗愈功能,说着说着就好多了。
这些都是我的方式,当然,你可以发明自己的排解方法。
不要小瞧这些东西,不要总围着孩子,有句话叫: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当你的状态良好,情绪问题也会相应减少。有个人,永远值得你爱,那就是你自己。
2 设置中断点
在控制情绪,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方面,有很多方法。
比如缓一缓、冷静过后再说话、把自己抽离出来。这我也用过,在其他文章中也分享过。
这些方法虽有用,但都教我们在快要发火时主动让自己停下,过段时间再说。
说句实话,这很难。正想发火,蓄势待发,停下谈何容易?往往是爆了几句难听的话,才意识到“不该”。
所以,以上那些方法虽好,需要反复练习、训练。等自己的大脑习惯了这种方式,能够自省后,才可“肆意”使用。
要想短期见效,我的方法是:设置一个中断点。
其实中断点就是一种“仪式”。
我跟孩子设置了一个暗号,如果你发现我快要发火了,你拍下手,我看到这个手势就知道自己该冷静了。
或者我感觉自己快发火了,拍一下手,提醒自己。
这样真的有效?真的有效,听我说。
在魏坤琳推荐的这本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丹尼尔·T·威林厄姆教授,讲解了大脑的工作机制。大脑非常善于将工作模式化,依赖记忆去行事。
比如,骑自行车,刚开始学的时候很吃力,但等熟练后,我们的大脑中的“自行车回路”非常稳固,我们再骑自行车依靠的就是记忆和自动系统。不会说我怎么蹬脚蹬,怎么掌握车把。
当你设置了中断点,大脑得到了提醒,更容易切换模式。这个仪式可以提醒大脑跳出“注意力残留”(当任务要切换时,大脑可能因为上一项任务的记忆残留,而很难进入下一项工作。这就是注意力残留)——跳出将要发脾气的状态,切换到下一步:回屋冷静。
中断点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警示。一两次后大脑就记住了这种方式,并且固定成“稳定回路”。下次直接调取使用。
当然,在使用前,可以跟孩子练练。也可以自己练练。大脑有预设,到生气的时候,就比没预设好很多。
你可以设置自己的“中断仪式”。比如说个暗号:台灯、苹果、小丑等。然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冷静也好,数数也好,想象这是别人的孩子抽离出来也好。
3 提升自己的“情绪粒度”
我在自己的其他文章里,反复提到过。
读了很多有关情绪方面的书,各种学说都有。也挺好,但我觉得可操作性最强的,还是美国心理学家莉莎·费德曼·巴瑞特在《情绪》一书中提出的“情绪粒度”一说。
所谓提升情绪粒度,简单说就是理解更多情绪描述的词语。情绪粒度高的人感知情绪更有层次。能区分心旷神怡、喜上眉梢、喜出望外、大喜过望、欢天喜地、心花怒放、春风得意等这些欢喜的细微区别。
而普通人只能感受开心或者不开心。
巴瑞特教授说,情绪是大脑根据现实情况和自身的感觉,主动选择的。比如,我们在野外看见蛇,肯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时候大脑根据身体的这一系列反应,给自己找了一个相应的情绪——恐惧。
根据这个原理,如果我们理解的情绪词汇越多,那么大脑就更能找到贴切的情绪,相应地也能更好地计算情绪,找到解决方法。
这个学说并不是解释情绪的唯一学说,但根据这个“情绪粒度”说,牛津大学做过实验。一周只给学生教授半小时的情绪词汇,学生们的情绪控制能力就能提高。
我经常带孩子一起学习情绪词汇、演表情,对孩子和我自己的情绪控制都有帮助,如今我和孩子都不怎么发脾气。推荐你也试试。这个一点儿都不难。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简单总结一下:
我要提醒你的是,发脾气后,哪怕你设置了中断点,不再发脾气。还是最好和孩子分开,以我的经验,看见熊孩子的“熊样”会被刺激。这给我们控制脾气制造了更大的困难。
我一般是躲在屋子里,或者扭转身自己思考。
“问题解决是控制负面情绪的关键”
写太多也没人看,我就简单的说一点吧。
事实上在我看来,各种教控制情绪的书都是在说废话,说什么提高自身修养、逃离情绪现场等等,根本就没有说明白负面情绪的本质。
我们负面情绪的本质是什么?是问题,正是因为孩子的问题,我们才会产生负面情绪。
解决情绪问题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了,我们的情绪问题自然也就消失了。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学到的情绪控制方法再好,那也只是压制或者延缓,总还有情绪爆发的一天。
这才是父母控制不住情绪的本质。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看不到这个本质,而只是学习各种控制情绪的方法。也许暂时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但是因为问题始终存在,最后终会爆发,于是父母就会觉得自己情绪控制能力不行,就开始自责懊恼。
这是情绪控制能力的问题吗?不是,是父母没有解决问题。
以孩子写作业为例,父母一开始面对孩子作业时会生气吗?不会。什么时候才开始生气?就是父母屡次督促,但是孩子就是拖拖拉拉;父母耐心细致的讲,孩子就是不会;父母提醒认真专注,孩子总是开小差……父母见到自己的教育不起作用,孩子的问题始终存在,这种失控感、挫败感不断累积,于是最终情绪爆发了。这时,如果父母可以控制住第一次爆发,把自己情绪压制下去,那过一会还要爆发,因为问题没有解决。
所以,无论父母的情绪控制能力多么好,只要问题存在,最终的爆发都是迟早的事。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情绪控制技巧没用,如果运用的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问题解决上。光学什么情绪控制技巧,不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屁用没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