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安全感的人的性格
一个人的终极安全感来自哪里?
我想起那部曾深深打动我的电影——《何以为家》。
12岁的男孩扎因出生在黎巴嫩的贫民窟。
为了不被房东赶出去,他每天扛水、卸车、送煤气,循环反复。
贫民窟的空气混着下水道的味道,扎因瘦弱的身躯,像极了一只蝼蚁。
突然,妹妹萨哈来了第一次例假。扎因立刻把她带到厕所,慌忙脱下背心,让她塞到私处,并偷偷帮她清洗血裤。
他必须向父母隐瞒。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初潮意味着女孩可以出嫁了。
很不幸,父母知道后还是把妹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竟然只为了从杂货店换来几只鸡、一些钱,贴补家用。
扎因绝望,离家出走。
当他在街上混饭吃时,惊闻妹妹因怀孕大出血而死。她才11岁。
扎因拿起刀飞奔而去,砍伤了妹妹的「丈夫」。
他因此入狱,判刑5年。
而这时,妈妈竟然又怀孕了。
扎因忍无可忍,他明白「这个孩子长大后,和我一样不幸」,狱中的他找律师,把父母告上法庭。
法官问扎因,为什么要告父母?
男孩平静地说,「因为他们生了我」。
家本来是创造安全感的地方,却成为一个人最没有安全感的地方。
但父母觉得不可思议。
爸爸说,「我也是这样出生,这样长大的,我做错了什么?」
妈妈说,「我这一生都是奴隶,你还敢批评我?没人有权批评我。」
听起来真的无可辩驳。
因为「我也没有安全感,所以给不了你安全感。」
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家除了提供基本的物质需要,最重要的,就是精神上的安全感。
父母需要尽量给孩子一个有安全感的家。这样,他才有能力去外界探索更多可能。
否则,他的一生,就会一直在不安全感里沉沦,不停地精神出走,内心动荡不安,不断地找「家」的感觉。
如果一个人,一个工作,一个地方没有给他安全感,他就会不停地换。
如此,一个人大部分的人生选择,都会被找「家」的潜意识操控。
为什么不安全感会如此强烈地代际传递下去?
我和父母,爷爷奶奶聊过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他们那个年代环境和家庭异常动荡,父母没能力建构一个心理上安全的「家」,也没能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他们内心有强烈的害怕「被抛弃感」,所以总想去抓住些什么牢靠的东西。
当我出生时,他们看到了希望。
「我可以通过孩子,实现理想自我,弥补缺憾,感到安全。」
所以反过来想想,父母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考公务员?因为他们那个年代,这就是稳定的象征。
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因为结婚,有个人一起,就不会再那么动荡。
为什么要找门当户对的人?要买房?因为门户和房子,就是一种安全感。
你会发现,本质上,这些东西都是心灵上的「家」的象征。
拥有这些,他们可以安慰自己:「再怎么样,我都有一个家。我不会被抛弃。」
他们必须生活在一个完全标准化的时代。
穿一样的衣服,做一样的事,拥有同一个目标。绝不能挑战权威,不能成为异类。
因为这样,让他们感到安全。
所以不管你怎么说,他们都不可能理解:你为什么不肯走他们期望的稳定道路?老了怎么办?
因为他们这一生找这个「家」,找这种安全感,太久太久了。
父母没有安全感的后果,是充满生命力的孩童,会慢慢走进被他们预设好的,逼仄的人生轨道。
这个内化多年的潜意识里的恐惧,逼使他们放弃自己和孩子人生的无限可能。
只为满足最基本的心理需要。
如果安全感根源于家庭、文化和大环境,那成年后,我们还有可能走出这样潜意识的重复和不安全感吗?
当然可以。
父母和环境的不安全感代际传递到我们身上,虽很难改变,但也不是不可能。
我一直坚信,心理意义上的家,不完全等同于家人和伴侣。
皇后乐队传奇主唱弗莱迪的一生,揭示了「家」真正的意义。
他出生在英国乡村,一个印度移民家庭,家境极差。
他的移民身份,非主流长发,一口龅牙,奇葩穿衣风格,机场搬运行李的工作,都让他显得格格不入。
父亲看到他从酒吧回来,深深叹气,冷眼告诫:你要「有意义的作为」。
社会、父母、同伴都不认同他,所以他从小就在寻找心理意义上的「家」:
一个身份认同。
为此,他创造了自己的摇滚世界:皇后乐队。并对此深信不疑。
从孩童起,他就爱听大量音乐:吉姆·克罗斯,齐柏林飞船,猫王,滚石,约翰·列侬,披头士.....
他积极利用自己身上的每一个条件去创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别人眼中丑陋不堪的龅牙,他却说,这让他的嘴张很大,音域横跨四个八度。
当乐队几经努力,终于接到一个著名经纪人的邀约。弗莱迪被问道:这么多想成名的年轻人,凭什么你们会成功?
他回答:因为「我们都不合群,特立独行,我们的音乐是做给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们是为了他们而歌唱。」
皇后乐队和摇滚乐,是他的家。而那些特立独行的听众,是他的家人。
这,是他真正的身份认同:
我创造,并认可自己的身份。
弗莱迪相信,「只有我才能定义自己。我要做我生来就该成为的人。」
这,也是他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的精神宇宙。
一个区别于自己糟糕原生家庭的,真正的「家」。
而当一个人有了真正的「家」时,他不管被如何评价,遇到什么挫折,都有力量去对抗。甚至,毫不理会。
如同最后患了艾滋病的弗莱迪对众人说道:
不用大惊小怪,用你们的同情心来烦我。这些都是在浪费时间。我没时间来扮演受害者。这些时间我们可以用来搞音乐。
这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完全不依靠外界力量,凭空创造内心的安全感。
需要什么呢?
我很喜欢的精神分析大师比昂,曾把母亲对孩子的功能比作一个「容器」。
孩子需要从母亲那里得到「容器」般的安全感,不管他的冲动或破坏性如何,母亲依然能够完整无损地呆在那里。
「容器」还能吸收和处理那些对婴儿有损害的、威胁的感觉,转化婴儿体验到的不快乐和冲击感。
最重要的是,母亲要将孩子内心的东西装起来,保护好,使之非常安全。
这个内心的东西,就是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世界的信任和爱。
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便完成了一个人心理结构的塑形。
最终,一个孩子,就会生长成有安全感的人。
所以制造安全感,我们都需要一个容器。
而对于弗莱迪来说,他的挚爱玛丽,就是他的容器。
当谁都不看好弗莱迪时,玛丽开心笑着说:「你会成就伟大事业的」。
别人吐槽弗莱迪怪异,她说:「我喜欢你的穿衣风格,大家都应该大胆一些」。
玛丽一直「容纳」着世俗眼中与众不同的弗莱迪,并把他与生俱来的「特别」,转化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他创作出了无数直击灵魂的歌。
后来,他们结婚了。
直到弗莱迪意识到自己是双性恋,这对挚爱,最终和平分手。
但玛丽离开后寻找到自己的幸福,弗莱迪却堕落了。
他失去了他的「家」。
他常驻夜店,吸食违禁品,每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而且,弗莱迪那恶心的经纪人,隔绝他与外界的联系,并挑拨他和乐队成员的关系,导致乐队解散。
当玛丽打来电话,他谎称弗莱迪太忙无法接电话。甚至连著名的 “Live Aid” 演唱会的邀约,他都直接替弗莱迪拒绝。
直到一个大雨的夜晚,玛丽驱车赶到弗莱迪的家。对他说:
「回家吧。」
「不管怎样,都有人爱你。」
那一瞬间,弗莱迪像被什么东西击中。
他开始意识到,他的「家」——玛丽,从未抛弃过他。
他找到乐队成员,他们原谅了他,还送了他一句「我们是家人」。
皇后乐队重生。
在15亿人在线观看的“Live Aid” 演唱会上,他们的表演,成为了摇滚史上最经典的演出。
玛丽那句「回家吧」,拯救了这位传奇主唱即将沉沦的一生,也创造了世界摇滚音乐史上的奇迹。
这,就是「家」的力量。
后来玛丽结婚怀孕,弗莱迪虽然不舍,但他也深深明白,她永远不会离开。
这个「家」,永远存在。
45岁因艾滋病去世的弗莱迪,把几乎所有遗产、房子,都给了玛丽。
所以,家是什么呢?
家是一个容器。
一个固定客体,可以去容纳你的特别,回应你的悲伤的人。
是一个你受伤时,保护你的自我;你迷失时,能让你回归自我的地方。
为什么那么多人没有「家」?
因为他们的父母或伴侣是:你满足了我的要求,我就爱你。
他们给这个世界产出一个畸形意识:只有我优秀了,才有人爱。我很糟糕,所以我不值得被爱。
但「家」对人的意义恰恰完全相反:因为我爱你,所以「优秀」一点都不重要。
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制造安全感的本源。
想起前段时间,一个女孩发帖说:“我的农民爸爸读了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看哭了无数网友。
原来是她在写毕业论文期间很受挫,是爸妈陪她共同分担了那段时间的痛苦,爸爸还读了她的毕业论文,给她提了建议。
她有感而发说:“我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最酷的爸爸,没有之一”
她的爸爸有多好呢?
(1)允许她懒惰。她不想写作业,爸爸就说可以不写。
(2)允许她逃避。她不想上学装病,爸爸就带她到处找医院;被医生拆穿,爸爸说没事……最后在家玩了半学期。
(3)给她自由的童年。她从小没上过补习班,因为爸爸说,小朋友上学就很辛苦了,假期就应该玩。
(4)给她创意的启蒙。她小时候想做实验,爸爸会带她做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
(5)允许她怯懦。她大学因为害怕解剖课打电话给爸爸,爸爸会鼓励她逃课,说“害怕为什么要做?”
(6)鼓励她要勇敢。失败的时候,爸爸会鼓励她说:“女儿是最棒的小孩,你永远可以再试试。”
(7)和她谈论爱情,但并不干涉她……
这个女孩最后说道:“感谢我的家人,让我永远觉得世界美好,生活可期。”
这个家给予的无条件的爱、接纳、支持、理解……成为了女儿最好的「容器」。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我没有这样的家庭,没有这样的父母。
但成年后的我们,能力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
当我们的自我成长到足够成熟、自我价值感足够强大,便会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容器」。
然后在其他社会关系中,寻找一个尽量好的固定客体去发展,在新的、充满爱的关系中,重新滋养自己。
只要你愿意,人永远都有成长的可能性。
其实不管是创造自己的身份认同,还是寻找固定客体(容器)的生命旅程,都是漫长的,煎熬的。
但却也是幸福的,有意义的。
我最爱的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说:人一生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为了实现这个意义,你需要通过各种办法,找到你的「家」,创造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蓝莓小姐
编辑:Keane、笛子
图源:网络、unsplash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