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卷有很多,可以单凭借问卷的作答得分下心理疾病的诊断么?(心理测验不能单凭得分诊断心理疾病)

心理测验不能单凭得分诊断心理疾病

先说结论:不可以。

心理测验在网上有很多,随便一搜索,就会有各种类型的心理测验跳出来。关于心理领域的热文,和测验有关的也会占据一席之地:

因为涉及诊断,所以我只就心理学专业领域涉及诊断的这部分来回答你的问题。

在心理咨询这个领域内,一个合格的咨询师要具备咨询技能、诊断技能、测量技能。所以心理测验只是作为咨询师了解来访者的一个工具,而不是给来访者扣帽子或是贴标签的决定性手段。

既然是工具,那么就只是提供参考,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领域更多是作为评估依据。就像我们去检查身体,各种各样的生化指标是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要经过医生的综合判断后才会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但是与躯体疾病又有所区别,心理和身体实则为一个整体互相影响,所以在评估心理问题时,同时还要考虑到生理上的变化,这样下来心理测验的作用就更一目了然了。如果去专科医院检查的话,那一定是生化指标和心理评估一起的。不过在医学范畴的问题就不多讨论了,我还是从心理咨询角度来回答。

心理测量最初解决的是治疗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人的问题,所以我们无法忽视它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弗兰西斯·高尔顿第一个倡导心理测验,并于1884年专门设立“人类测量实验室”开始,到1905年“比奈-西蒙”量表正式诞生,到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格测验、心理健康量表、心理状态量表等,发展至今,这些测验量表经过了最初的实践检验和时间的考验,为我们做出了巨大贡献。

心理测验(问卷)的优势就是施测简单,问题标准化,结果解释清晰,并且可以批量施测,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同时,经过标准化检验的测验在稳定性上也有保证,所谓稳定性,就是所谓信度,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内测试,得出的结果都能反馈他当下真实的状态。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但是,心理测验(问卷)也有着它的弊端

问卷测验只是心理测量中的一部分,HR在面试候选人时,会使用一种叫做“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法,这其实也是心理测量,我们称其为情景测验。

还有“房树人”测验,以及较为古老的“罗夏墨迹测验”,是较为主观的投射测验,没有标准答案,凭借经验累积对结果进行解释。

这两种测验目前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尤其在人才选拔领域。但由于它们是都是靠主观判断的,中间难免会有偏差,所以结果也无法直接作为决定依据,而是要结合其他方面的评估来最终定论。

深陷于心理和精神问题的困境:如何走出苦海?

有所谓心理和精神朋友为什么很难走出来,是因为自己深陷其中,把痛苦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牢牢地抓住不放。他们原先可能本来是执着于自己的各种现实压力、执着于疾病、执着于金钱、执着于人际关系、执着于工作、执着于学习、执着于长相等等各种现实问题。因为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执着,慢慢开始产生了身心痛苦,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和躯体症状,比如失眠等,就又开始执着于这些身心痛苦,执着于自己的各种阴魂不散的负面情绪、念头和想法,执着于吃不下睡不着等等。他们开始到处倾述,希望别人能理解自己的痛苦。这些痛苦本是自已一手造成,都是自己亲手编制的幻象,只存在于你自己的世界了,别人又怎么可能理解得了。所以最后你不得不独自一人沉浸在自己的“苦海”当中,不能自拔。这时,谁要想把你从你的苦海里拉出来,你无动于衷,你已经忘记了苦海的存在,已经完全成为了苦海的一份部分。你只会喋喋不休地到处倾述你的痛苦,只希望别人帮你解除痛苦,对于别人伸过来的手视而不见。然而,你纵有万千痛苦,也只属于你自己,给别人说没有任何用处,也没有人能帮你解除痛苦,因为虽然对你是真实的,但其实都是幻象,如何解决呢?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所有的问题和痛苦本不存在,它的存在是因为你对它的执着,是你自己把它牢牢抓住,舍不得放开。放开了,也就没有了。可是,谁要和你说痛苦不存在你就和谁急眼。你一面诉说着痛苦,一面又把它牢牢抓住在手里,宝贝似的生怕跑了。这种自相矛盾你不痛苦谁痛苦?只要你不肯放手,谁都没办法,你也只能与痛苦相伴。若不想痛苦,你必须自己把手松开,让所有的痛苦、烦恼、问题自己烟消云散,就这么简单。那又如何放手呢?就是对于任何负面想法、念头、情绪都不理会,不关注,不对抗,任由它自己消失。记住,不理会不理会再不理会!对于任何问题,包括所谓心理、精神问题和生理问题、现实问题,都要放下放下再放下,不解决不解决再不解决。让波涛回归平静,让天空自己放晴,让尘埃自己落定。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