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人客气,对家人凶,总是站在外人立场说话,甚至都不认识的人,这是什么心理?(“窝里横,外面怂”:理解与远离这种人)
“窝里横,外面怂”:理解与远离这种人
“出门怂得像条虫,回到家里是条霸王龙”,大概就是你描述的这种人了!
他们往往有着两面:对外,他们非常好脾气,温文尔雅、善良仗义、无可挑剔,无论对什么都是巴结讨好,小心翼翼,就差跪舔了。对内:面对自己的父母、爱人、孩子等家人,脾气要多大有多大,动不动就指责、挑剔、挖苦家人。
这就是常常说的“窝里横,外面怂”。
第一:首先这类人之所以“外面怂”,是因为内心极度自卑。
这种人往往能力不高,因为能力低,所以无法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矛盾或冲突,以抑自己、舒爽别人为主要处理手段。Ta们极度需要靠外人的肯定,才能找到存在感。为了讨好他人,赢得“他是个不错的人”的评价,以充实自己虚弱和自卑的内心,“窝里横”的人往往在外人面前呈现一个“假的自我”,在外人面前戴着面具生活,可是演戏演多了,总有累的时候。一个人平日如果在外人面前压抑太久,回到家之后必然要宣泄和爆发,这样一来,家里人就遭殃了。
第二:其次这类人之所以“窝里横”,主要是有恃无恐。
一方面ta们对家人要求很高,期望家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就是说ta在变相的“撒娇”,因不懂得如何正确描述自己的需求,因此更多时候是对情绪的宣泄。另一方面 “窝里横”的人,离开了“窝”以后就不知所措了,因此,他们更倾向于缩回到熟悉的“窝”里,在家里找存在感。因为能力低,ta们把家当成唯一的竞技场,把家人当作对手。在Ta们潜意识里以为家人比外人的关系更稳牢固,因此不管自己怎么指责、抱怨谩骂、家人,家人也没有办法离开TA,因此有恃无恐。
第三、你以为他们人品很差,不,其实他们也许只是害怕而已。
很多真正有能力的人、有本事处理好与外界的关系,回到家自然不会“窝里横”。又本事的人在外面找到了价值和存在感,找到了话语权,就不屑于在家人面前逞能,反而会变的很温柔。
这样看来对那些“窝里横,外面怂”的人,你是不是多了一份同情?其实ta们很可怜。当我们改变不了他们的时候,建议尝试去理解(理解不是认同和支持,也不等模仿,以暴制暴)。他们心里的“怕”,比我们更甚。
第四、这种人很难改变,几十年的成长已让ta们油盐不进。
而我们如果有这样的家人,该怎么办呢?建议:不属于自己该管的事情,少管。不管是“窝里横”也好,“外面怂”也罢,那都是ta的独角戏。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能的,就是不参与他们的故事。承认人生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不用再花精力去死磕,而是接受并积极与之和解(远离也是和解),也是一种成熟。
人活到一定年纪,遇到那些不可理喻的人和事,笑着分析和理解。做好分内事,不过分参,不跟别人抬杠,也不跟自己抬杠,人生才会更轻松。
当爱变成了索取,我妈的故事
我妈就是这样一个人。
把我姥爷的房子放在我小舅名下,给我姨住着。又让我小舅拿出钱来补偿我大舅。把大家安排的明明白白。自己呢,啥都不剩。还不让我说。
过年我跟她吵了一架。因为她让我带我姐的孩子去蹦床。我那天已经安排了自己的事情。然后她根本就不管,还问我为什么不早点带着孩子出去玩。我急了,就说你要是像我姐这样照顾孩子的需求我就不会是今天这样。
后来我慢慢了解到,我妈6岁的时候我姥姥就生活不能自理了。姥爷忙工作不回家。她跟着瞎眼的奶奶长大的。从排行讲,我妈又是中间的,就是最容易被忽略最付出的位置。所以她就是对他人是极度付出。只是对最最亲近的人,敢索取。这个索取有的时候就过度了。
我爸当时认识我妈的时候,说有一次去找我妈,蒸馒头的面已经开了。我姨就扒开几个眼晾着,然后去睡觉了。死活等我妈回来蒸馒头。我爸那时候就觉得要保护我妈。所以现在我们出门吃饭,我爸都先说,选你妈爱吃的不能让你妈饿着。
我妈对我的方式是对她自己的方式。因为她的需求除了我爸没多少人搭理过,所以她对外人总是很乐于付出,来换取别人主动给的一点好处。只对我爸和我才敢主动提要求,提要求的方式甚至很蛮横。因为没有信心能得到他人的支持。
对外人客气对家人凶,是总忽略自己感受的人。因为可能长大的过程有很多很多被忽略的经历,所以形成了这样的模式:在外面没有自我的付出。回到家看不到亲近的人的感受。如果幸运遇到我爸那样的,某些部分能被治愈。
如果你认识这样的人,她很凶的对你,不是因为你没有价值你不值得被好好对待,是因为她被别人这么对待她学会的。所以如果希望ta温柔,就要先让ta体验到被温柔对待是什么感觉。然后才能给。
愿大家都被世界温柔相待。
槿里情感工作室,为18-45岁的青年提供情感支持。
你怎么了,可以跟我说说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