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理解父母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或者「我都是为你好」?(亲子关系中的依恋力和成长过程)

亲子关系中的依恋力和成长过程

这在心理学上仍然是依恋与亲子关系力。不过位置变了,是父母依恋长大的儿女了。

在父母眼里,儿女不管长多大,都是小时候最熟悉的孩子。小时候怕孩子跌倒摔伤,长大了生怕孩子交错人、走错路。当孩子做出成绩时,一方面,可能在别人面前成了显摆的资本,另一方面,在孩子面前,总觉得孩子还做得不够,还应该更好。

在整个人生成长发展中,儿女是积极飞速在变化,父母是原来感情的持续。小时候离不开父母,长大后急于摆脱父母。这几乎成了人发展轨迹的规律。

儿女从高中时起,就想摆脱父母的唠叨了。3岁时,一哭一不高兴,都需要父母的爱抚,见人总是说“妈妈说的”;到了幼儿园,一般总是说“阿姨说的”;到了小学总爱说“老师说的”;到了初中直接说“同学说的,同学都这么说,这么做的”;到了高中就成了“网上说的”了。还有一个现象,儿女上初中以前,回家的第一句话“妈妈我饿了。”到了高中“妈,同学有聚会,我不回家吃饭了”。出了社会变化更大了,第一句话是妈妈开始说的了“儿子,饿坏了吧,赶快来吃饭。”到了50岁,又发生了突变,可能一回家,刚想叫声妈,马上又会醒过神来,妈妈已经不在了,心里无比酸楚。

想起我小时候,心里总抱怨妈,为什么白米饭上总要加一些杂粮(七十年代初),现在很想再吃一顿那样的饭,因为那是小时候的味道,但永远也吃不上了。

当父母的一般都很贱。去年冬天我们去扶贫,去看望一个独居老人。一说起她的儿女,一脸的兴奋难以言表。她的一儿一女现在都在美国安家立业了。而她从36岁丈夫因车祸去世,为了陪伴一双儿女一直未再嫁。含辛茹苦地把儿女培养成大学生,留了洋还申请了绿卡。而她仍然独居,政府若不看去她,可能只有临居了。她是靠儿女的出息支撑着她。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人际边界问题在亲子关系中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在心理学中,父母这类话是典型的“边界不清晰”表现。

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有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有各自要去做的事情,相应地,人与人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界限。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实实在在存在。一旦有人试图打破界限,就会给对方带来不舒服的体验。

这种试图打破人际边界的行为,就是“人际边界不清”

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尤其是重要的人际关系,比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中,边界不清晰的情况非常普遍。

常见的人际边界不清晰类型包括:拯救型、控制型、讨好型、敏感型、依赖型、窥探隐私型等。

“我都是为了你”、“我都是为你好”属于亲子关系中最常见的人际边界不清类型——拯救➕控制型。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这句话好像也没错,他们真的觉得是为了孩子好。可是,从孩子的角度说,被压抑、被控制的感觉,真的不舒服!

这一类父母,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他们觉得“孩子是我的!应该听我的!”

他们打着“为孩子好”旗号,突破界限,试图改变、控制孩子。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很辛苦,父母也很累,彼此都感觉不被理解。

最后,和大家分享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藉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並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著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如果真的为他们好,需要多一点理解与尊重,少一点控制和命令!

我是心理咨询师,一个陪你成长的陌生人,以后的路,一起加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